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589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 jìng) 骨(jí) 颓(pǐ) 意妄为(zī)
B.绻(qián) 按(nái) 予(jǐ) 繁华骨(sū)
C.慰(jiè)   古(chà) 笔(gǎn) 背谈天(pù)
D.动(rǔ)   叫(áo) 门(kuàng)   无声息(qiǎo)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建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始终以团结和民主作为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通过观看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国人共同见证了70年来祖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而骄傲、自豪。
C.在面对基因编辑婴儿这样的科技突破时,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敬畏。科学的意义,永远在于展现其天使或魔鬼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人类自毁长城。
D.按照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活动。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北方,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B.在诗歌《六月,我们看海去》中,诗人潘洗尘如是写道:“有时对着脏衣服我们也嘻嘻哈哈发泻淡淡的忧伤。”它给人一种“甜蜜的忧愁”之感。
C.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震,生存于永恒之中。
D.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唯独留下一座俭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尽沧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乙)它也度过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 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然而,它一直保留了下来,不意竟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丙)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这个喷射出了肖邦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看成自己一生的夙愿。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尊处优B.俭朴C.既然D.圣地
【小题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兴盛于宋。它配乐可歌,亦称“曲子词”“乐府”“诗余”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有作品《苏东坡集》。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曾于元丰五年(1082)两游赤壁,写下著名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C.舒婷,中国现代诗人,与食指、顾城、北岛等同属朦胧诗派,其作品《致橡树》,热情讴歌了女性的人格独立,坦诚歌唱诗人的爱情理想,被誉为新时期新女性的“爱情宣言”。
D.《劝学》的作者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6.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句子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荀子《劝学》)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小题1】这首诗从体裁(格律)上看属于____,从题材(内容)上看属于____
【小题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运用什么手法?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情?试作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B.而学于师 耻,羞耻
C.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D.官盛则近 谀,奉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不知 师道不复可知矣
B.欲人之无惑难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C.其闻道也固先吾 其皆出于此
D.惑不从师 耻学于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作者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以“省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必有师”三个字把古代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学习的结果。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分别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
C.第(2)段作者通过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的对比,有力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且批判的力度逐渐加重,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D.在文段(2)中,作者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猛烈抨击了“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然而受社会等级观念的局限,在批判的同时,也无意中流露出了他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里耶秦简”的故事

秦简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秦国及后来的秦朝遗留下来的简牍总称。一个时代浓缩于一座城,一座城又浓缩于片片木简。如今,“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175件(组)里耶秦简,静静讲述数千年前里耶古镇的“小城故事”。

秦人的“衣、食、住、行”什么样?这批木简勾画出了一幅生动的迁陵县基层民众的生活画卷。

乘法口诀是儿童启蒙必背的运算工具。在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里出土的乘法口诀表,木牍上的乘法运算顺位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因此被称为“里耶秦简九九乘法口诀表”。

作为里耶秦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套乘法口诀表木简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有着惊人一致,主要用于计算土地面积、收成、税收和日常生活中各种数量运算与统计。其中,“一一而二、二半而一”的记录,表明我国古代九九术是以加法为基础发展而来,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诗中描绘的家书雏形,最早也可以从里耶古城中找到踪迹。现场展出的两片“家书木牍”共527字,是我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家书实物。从释文看,木牍上的文字充满他们对故乡及亲属的思念之情,死后还将家书随葬墓中,放在陪葬木箱的中部位置,可见他对家书的珍惜。

秦人也有“户口簿、身份证”。

专家介绍,秦朝建立了完善的户籍制度,用来协调国家资源、维持正常统治和社会秩序,并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里耶秦简中有很多关于各类人口管理的档案资料,包括常居人口、流动人口、奴隶等,反映了秦朝人口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备和严密。各级政府借助这种人口管理模式,既便于地方官府掌管辖区人口,稳定社会秩序,又可以使中央机构掌控全国各地的人口情况,确保国家赋役的征调。

“南阳户人荆不更蛮强、妻曰嗛、子小上造¨,子小女子驼”,刻有以上文字的“户籍简”,就类似于今天的“户口簿”。其特点是一木简记一户,又称“户版”“户籍”,乡是户籍正本的管理机构,副本则保存在县级官署。里耶北护城壕出土的一批户籍残简,登录的各户籍贯都是“南阳里”。

另外,流动人口在要塞,渡口等重要场地经过关卡,需凭持有合法证件放行,符、传、致、节等通关文书上面要写明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肤色、身份、关系等,以便过关时核验,类似于现在居民的“身份证”。

里耶秦简里藏了很多故事,有待我们去探索。里耶秦简多为秦时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兵甲物资、道路里程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文书,全方位地展示了秦时县级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是秦朝行政体制和社会风貌的缩影和代表,此次展出的里耶秦简以阳陵虎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等为代表的国家博物馆馆藏秦代文物,充分展示秦朝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有效实施的真实状况。

国博介绍,本次展览是里耶秦简首次在京系统展出,其中有40余枚简牍为首次对外公开发布。为公众了解秦朝文化打开了一扇窗,让大家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当时秦朝人所书写的“工作日志”。与此同时,展览采用了丰富的多媒体展示和互动形式,增强了观众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全方位多角地展现秦简文化、秦朝文化。

(摘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里耶秦简的表述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里耶秦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乘法口诀表木简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它的运算顺位从“九九八十一”开始,采用的是十进制。
B.乘法口诀表木简“一一而二、二半而一”的记录,表明我国古代九九术是加法。其中“二半而一”计算方法是:二乘以一半(即二分之一)等于一。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最早也是从里耶古城中找到踪迹的,是我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家书实物。
D.里耶秦简勾画了秦人的“衣、食、住、行”,其中的九乘法口诀表跟现代非常一致,对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
【小题2】下列关于秦的“户籍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朝时就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和严密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了人口档案,这种制度可以用来协调国家资源,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确保国家赋役的征调。
B.“南阳户人荆不更蛮强、子小上造¨、子小女子驼”,现场刻有以上文字的秦简,相当于今天的“户口簿”,记载有籍贯、户主、妻子、儿子、女儿。
C.秦朝时的“户口簿”,就已经有正本、副本之分,分别由“县级官署和乡管理机构”保存,同时秦朝也有户籍变化的文书。
D.秦时的户籍制度就已经有各类人口的登记,包括常居人口、流动人口、奴隶等。流动人口经过关卡,需凭持有合法证件通关,类似于现在居民的“身份证”。
【小题3】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发现里耶秦简的意义。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②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③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

④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⑤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小题1】选文第①段第③段中,加点的词“异状”“特异”都写到了“异”请联系语境,这两个“异”分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2】选文第②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午后冬郊图”,请概括这幅图的特点。
【小题3】请赏析选文第④段划线语句。
【小题4】选文第③⑤段都写到了“散步”,侧重点有何不同?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6.材料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罗曼·罗兰: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才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他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卢梭:我独一无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与众不同。

马云:一个人既要欣赏自己,懂得走自己的路,更要懂得为别人铺路。做好你自己,也要有格局接受并欣赏对手。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能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7.语言表达(共1题)

13.
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请结合“熊猫”这一形象和“冰墩墩”这一命名,说明该吉祥物的寓意,要求写出三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