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58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5

1.选择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顾大庆油田走过的历程,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在感染着我们。“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半个多世纪前,“铁人”王进喜__________的豪言壮语,(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价值的“铁人精神”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凝聚着工人阶级朴素的情感,更__________着中华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铁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拼搏奋进、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事业更需榜样引领。几十年来,中华儿女围绕“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铁人”为榜样,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造就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今天,我们充满自豪,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明天,我们更充满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字字珠玑  显现  前赴后继  经久不衰
B.掷地有声  显现  前赴后继  经久不息
C.字字珠玑  彰显  勇往直前  经久不息
D.掷地有声  彰显  勇往直前  经久不衰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在神州大地上催生了具有不朽价值利永恒生命力的“铁人精神”,而且一举拿下石油大会战,激发了几万石油人的冲天斗志
B.不仪激发了几万石油工人的冲天斗志,一举拿下石油大会战,而且在神州大地上催生了具有不朽价值和永恒生命力的“铁人精神”
C.不仅一举拿下石油大会战,激发了几万石油工人的冲天斗志,而且在神州大地上催生了具有不朽价值和永恒生命力的“铁人精神”
D.不仅在神州大地上催生了具有不朽价值和永恒生命力的“铁人精神”,激发了几万石油工人的冲天斗志,而且一举拿下石油大会战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儿女围绕“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铁人”为榜样,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创造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B.中华儿女以“铁人”为榜样,以“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创造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C.中华儿女以“铁人”为榜样,以“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造就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D.中华儿女以“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铁人”为榜样,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造就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一向:一晌,一会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一向年光有限身”直抒春光易逝,盛年难再之叹,造语精警,动人心魄。
B.正因为人生短暂,所以“等闲离别”——次平常的分别,也会让人“黯然销魂”。
C.“酒筵歌席莫辞频”是写词人在饯别的宴席上频频举杯,借酒浇愁,聊以自遣。
D.结句是说与其徒自伤感,不如抓住眼前欢乐,体现词人想摆脱痛苦,把握当下的人生态度。
【小题2】本词“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与晏殊另一首《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都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分别从景物选取与情感抒发的特点上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史成,迁户部。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
后二年,徙邓州,又徙襄州。属岁饥,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用全活者四十余万人。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徙寿、安、洪三州。洪俗尚鬼,多巫觋惑民,竦索部中得千余家,敕还农业,毁其淫祠以闻。诏江、浙以南悉禁绝之。
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当太后临朝,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报。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遂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判官、判集贤院。
竦雅意在朝廷,及任以西事,颇依违顾避,又数请解兵柄。改判河中府,徙蔡州。庆历中,召为枢密使。谏官、御史交章论:“竦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每论边事,但列众人之言,至遣敕使临督,始陈十策。尝出巡边,置侍婢中军帐下,几致军变。元昊尝募得竦首者与钱三千,为贼轻侮如此。今复用之,边将体解矣。且竦挟诈任数,奸邪倾险,与吕夷简不相能。夷简畏其为人,不肯引为同列,既退,乃存之以释宿憾。陛下孜孜政事,首用怀诈不忠之臣,何以求治?”
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文集一百卷。其为郡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然人苦烦扰。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拊循甚至。尝有龙骑卒戍边郡,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其威略多类此。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B.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C.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D.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兼任官职的意思。与之意义相同的还有“兼”“判”。
B.户部,是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负责全国税收、土地、户籍、接待外宾等事务。
C.斛,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
D.起复,封建时代,官吏有丧,守丧未满期而重新起用,称作“起复”。也可以指降职或革职后重被起用。文中指的是第一个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竦聪敏,有才华。他多识古文,学习奇字,写文章辞藻华丽,经常执笔朝廷大典的策书。
B.夏竦体恤民情,祛除社会流弊。在襄州,他开仓赈灾,又以身示范,带领本州大姓捐粟救灾。在洪州,他采取措施,祛除当地尚鬼的习俗。
C.夏竦才智过人,但反复无常,世人以他为奸邪。庆历年间,被召为枢密使,但谏官御史们交相上奏,认为不能任用他。
D.夏竦治郡有方,治军严厉。他在任州郡长官时,用立保伍之法,控制了盗贼的行为。他诛杀剽掠的士兵,让军中大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
(2)竦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每论边事,但列众人之言,至遣敕使临督,始陈十策。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家在写作某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的情形:笔下的故事的发展与原先的构想已经形成了冲突,作家是按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来完成作品呢,还是削足适履式地回到原先设定的意图上去呢?换句话说,他是听命于自己的思想呢,还是听命于小说本身的智慧呢?

米兰·昆德拉认为,“每一位真正的小说家都在等待听到那种超越个人意识的智慧之声”,“那是小说的智慧”。在这里,昆德拉使用了“等待”一词,它起码暗示了我们这样一个现象:这种存在于小说自身的“智慧”并不是先验的,它与创作过程一同产生,并且稍纵即逝。这个词还试图表明,这种智慧之声并不一定经常出现,而一旦它来临,它的光亮必然会照亮作家的道路。它是小说家真正的福音。正如威廉·福克纳在创作《当我弥留之际》时的情形一样,小说的智慧之光使他原先构思的人物、故事、情节结构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受惠于这种“光亮”完成了自己的“神构妙品”。

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如果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一直没有听到这种“智慧之声”,那么小说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并未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法国学者兼批评家爱弥尔·法盖和米兰·昆德拉抱有近似的看法。他在评价司汤达的作品时曾经分析到:司汤达似乎在小说的开始就设想好了作品的结局。“当于连·索耐尔在《红与黑》中一露面,就注定了要在最后朝德瑞那夫人射去决定性的一枪”。法盖在这里至少说出了某种实情。

与司汤达的《红与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写作。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研究专家日丹诺夫提供的材料中隐约推知《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稿的雏形。作为一个狂热的教徒,托氏(注)原先构思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走向大致是这样的: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个背离宗教原则的妇女,背弃了自已忠实可靠的丈夫与别人私通,最后遭到了惩罚。托尔斯泰原先的初始意图是要表现夫妻关系的永恒性。我们在此不妨引用一下俄国学者巴赫金的著名论点——作家在构思故事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并非完全为“第一视野”所控制;“第一视野”的内容是先验的、抽象的、空洞乏味的。而我们在公开出版的成书《安娜·卡列尼娜》中,原先的故事框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娜从一个丑陋、堕落的“妓女”摇身一变为一个风姿绰约、优美动人的贵族妇女。安娜这一人物的变化,作为一个象征性的信号,使托氏的目光从宗教、家庭伦理投向个人情爱的存在状况,他的兴趣和想象力也从社会学转向了存在境遇的复杂领域。实际上,托尔斯泰对故事初衷的背离不仅挽救了一部天才的巨著,而且使他卸下了道德重负,对家庭、婚姻、情爱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崭新的见解。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以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却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可以说,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

这同样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能过于周全,有时一个作家的初始意念过于强烈,其结果是,意念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控制着作者,作者成了某种意念和价值的奴隶,这将妨害小说本身的价值。这样的例子在中外的小说创作中可谓屡见不鲜。

(摘编自格非《故事的内核和走向》)

(注)即列夫·托尔斯泰。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廉·福克纳“等到”了超越自身的智慧之声,这使《当我弥留之际》一书内容与福克纳的原先构思并不相同。
B.对比托氏留下的初稿和公开出版的成书可知,正是因为托氏背离了初衷,《安娜·卡列尼娜》才得以成为一部巨著。
C.安娜这一形象的变化,象征着托尔斯泰放弃了原先的宗教信仰,从而转向对于存在境遇这一复杂领域的探寻。
D.对于如何解决故事发展与原先构想的冲突,作者认为小说自身的智慧与作家的智慧都有价值,应一视同仁。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
B.昆德拉的话表明,小说自身的智慧伴随创作过程产生,且会对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C.文章引用巴赫金的论点,说明了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本人视角的某种局限性。
D.文章将福克纳、司汤达、托尔斯泰三人创作过程进行类比,展示小说创作的矛盾。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 )
A.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本意是希望通过阿Q形象的塑造,刻画出沉默麻木的国民的灵魂,这使小说极具现实价值。
B.果戈里的《旧式地主》原本意在揭露地主阶级空洞的精神生活,却被后来的读者解读为揭露了人的某种真实状态,这使小说批判性减弱。
C.茅盾说自己创作《子夜》是想描述“没有出路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然而成书却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这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富。
D.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故事极具随意性,从任何一页读起都能连贯往下读,这使小说具有别样的文学成就。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回到冰川

马温

这条冰川以数字命名,越过去就是异邦,所以它也是国境线。

在冰川的上空,此刻有一只鹰。

去冰川的路超级坏,车子吱吱呀呀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了那只鹰。鹰也看着我们,眼神旷远而寒冷。追击野兔时,鹰就是这种眼神。它没有歧视我们,但也不准备给予我们优待。我们不适应这种眼神,空无一物又是尖锐无比。我们的怯意让鹰很受用,它散开双翅,呼一声就飞向山谷。

山顶上只有我们,我们坐在越野车里,越野车看似霸道,胡子拉碴像强盗,其实外壳都是塑料。这就是我们的内涵。“不好玩!”鹰的内心一定会这样想。鹰飞进了山谷,山谷里内容多,好玩。

牦牛安静地嚼着草,嚼着嚼着,就将自己变成一尊雕塑。灰鼠从一个洞口窜进另一个洞口,草皮的下面建有它们的秘密通道。黄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突然间,毫无预兆,其中一只会撒开四蹄,跳跃着,从路的一边跑到另一边。

临近边境了,还是能看到放牧点。几个牧人,加上几十几百的牦牛绵羊,让那些微小的放牧点有了村庄的喧闹。清晨,圈门一打开,牛羊就如潮水淌进了草甸子。太阳落山是它们归圈的时候。牧人还懒懒坐在石头上吸烟,牛羊已经沿着公路慢慢回家。羊喜欢聚在一起,一团一团地,像白云,有时几头黑牦牛挤进羊的队伍,云就不白了。车子停下来让牛羊先行,牛羊却将车子围起来,好奇地嗅着鼻子。

一座碎石山成为阻挡我们视线的最后一道障碍。爬上去才能看到冰川。那就爬吧。山并不高,可是这儿的海拔高,五千多米,我们手持登山杖,爬几步就大喘气。

鹰在头顶盘旋,鹰没有高反,不会大喘气,鹰俯瞰着它的王国。牛羊吃草,牧人躺在干沟里睡觉,黄羊踢着前蹄扭头四顾,草甸子裂成碎片,露出满腹的砾石,还有昨夜残雪、动物残骸……日子天天如此,安详而艰难,艰难而安详。鹰所看到的,是不是有点单调、有点沉闷?不过,鹰因为飞得高,在我们还拄着登山杖努力爬山时,它已提前看到了冰川。

那条冰川是这片荒寒地带的亮色。

接着是我们。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刹那是安静的。冰川那么美丽,它也没有大喊大叫,它就是安静地矗立在那儿,我们作为旅行者,凭什么大喊大叫?美的东西都不会喧哗,绝美的东西更是沉默如金。当一种美排山倒海、让人窒息地压迫过来,我们除了闭上眼睛感受,还能做什么?

可是,我们终于还是忍不住喊叫起来:竟然有一对新人正在冰川拍婚纱照。我们将赞美送给了他们。婚纱照都是花好月圆,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可他们执意要找一个非凡背景,他们要请冰川见证他们生命的结合。这就要吃苦。女生穿着大红婚纱,鞋上套着防滑冰爪,在男友的搀扶下,一步步向上走。在这儿,向前的路要他们一起走完,可以相帮,不能替代。我们钦佩这对来自深圳的新人,他们千里迢迢奔向冰川,好像回到家乡聆听一场教诲。

当婚纱在晶莹的冰坡上铺展,真的像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盛放,还有相机、外拍灯、反光板,航拍飞行器嗡嗡地响着,化妆师为新娘补妆,这些确实分散了我们对冰川的注意。可是我们不认为这是损失,我们把这次邂逅当作一则回家的寓言。

“回到冰川”,我这样说,是否用词准确呢?我们常常说回到家乡,“回到”就是重返、投奔,好像落叶归根,从此再不分离。可是,冰川不是我的家,我为什么非要把今天的抵达定义为“回到冰川”呢?

冰川到了。在九月的阳光下,它正在融化。不用担心,它不会消失,寒冬正在到来,就是今天,凌晨,这儿又下了一场雪。那时,我们的越野车还未出发,而拍婚纱的那对新人,相拥着走出野营帐篷,站在漫天大雪中,已经摆好拍摄姿势。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回到冰川”,揭示了本文所叙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次现实的寻访冰川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与精神的回归之旅。
B.文章描写山谷中牦牛、灰鼠、黄羊等的活动,笔触细致,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气的图景,照应了上文“山谷里内容多”。
C.文章写“我们”看到冰川的感受,将它的博大与人的渺小对比,既表达了赞美之情,也含有对自我的批评,文字朴素而真诚。
D.文章用很大篇幅叙写去冰川路上的情形,对后文写冰川的大美起了铺垫的作用,也蕴含了很多人生道理,给人启迪。
【小题2】文章几次写到鹰,突出了鹰对人的观察和人对鹰的心理的猜想,有什么用意?请简析。
【小题3】文章为什么要在后半部分写一对新人在冰川前拍婚纱照?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5.情景默写(共1题)

6.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2)《师说》中,作者提出要打破斤斤计较于老师的贵贱长少的世俗偏见,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原则。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当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但结果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对全国64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半数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脱发。“熬夜失眠”“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成脱发主要原因。对大学生来说,脱发不是个大问题,但却是个很好的提醒。它提醒大学生,身体健康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少有人走的路》说:“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仍需独自前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7.语言表达(共2题)

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7月13日,中国产铁路客车在哈瓦那至圣地亚哥线路上投入运行。长期以来,从哈瓦那到圣地亚哥约800公里的里程,乘坐火车耗时长达24小时。随着中国产列车投入使用,这段旅行时间缩短到了14个小时。同时,列车的运力和效率也大幅提升。哈瓦那至圣地亚哥之间的旧列车仅能载客400余人,如今每列客车能载客760人以上。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_________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_________,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