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A.据最新统计,目前社会上有近20%左右的人将按月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
B.河里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 |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
D.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智慧和风度。 |
A.杀戮 放肆 云霄 水龙头 金碧辉煌 | B.风姿 落寞 苍桑 名信片 金科玉律 |
C.惦记 偏袒 淅沥 度假村 欢渡春节 | D.怯懦 琢磨 通缉 候车室 甘败下风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
B.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圯/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
B.2019年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
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成为当代最遭 和最受 的人。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是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他 , 他。
A.忌恨、诬蔑、诅咒、诽谤 | B.诬蔑、忌恨、诽谤、诅咒 |
C.诬蔑、忌恨、诅咒、诽谤 | D.忌恨、诬蔑、诽谤、诅咒 |
A.漫溯(sù) 罗绮(qǐ) 粗糙(cāo) 未雨绸缪(liào) |
B.瘦削(xiāo) 脾气(pí) 处置(chǔ) 迥乎不同(jiǒng) |
C.祈祷(qí) 隐晦(huì) 悄然(qiǎo) 偃旗息鼓(yǎn) |
D.薄荷(bò) 颤动(zhàn) 浚河(jùn) 青青子衿(jīn)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不同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宋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壁”。“乐府”原指一种官署,后指一种新诗体。 |
C.《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为“春秋三传”之ー,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的“传”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传”都是一种史书体例。 |
D.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dié 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小题1】联系鲍照出身“孤门细族”的身世和下面的诗句看,作者“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作者已经在享受“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天伦之乐,为什么还要发出“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自嘲?“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二句对揭示全诗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节选自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小题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1)微行入古寺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
B.(1)而目不可开 (2)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
C.(1)史噤不敢发声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
D.(1)使史更敝衣 (2)愿足下更虑之(《荆轲刺秦王》) |
例句:公阅华,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D.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 |
A.第一段写左忠毅公在风雪天“微行入古寺”,发现了“伏案卧,文方成草”的史可法,当即“解貂覆生,为掩户”,表现了左忠毅公爱才之心。 |
B.对史可法,左忠毅公不仅“呈卷,即面署第一”,而且“召入,使拜夫人”,并断言“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则表现了他具有知人之明。 |
C.从“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句可以看出,“逆阉”对左公用刑之酷和左公面对酷刑的意志之坚。 |
D.“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表现了左公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并对史可法给自己平反昭雪寄予厚望。 |
(1)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
(2)无俟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
①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②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③在报纸的头版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④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大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⑤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木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小题1】联系上下文看,“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小题2】作者在第二段未尾写道:“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对这个疑问,作者其实已经作出了回答。联系全文,以“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里”的句式,分条写出这些回答。
【小题3】在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作者为什么对“那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呢?
【小题4】文中的“他”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你心目中的“他”的形象。
5.情景默写- (共1题)
(1)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王之涣《凉 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不少人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刘禹锡却是以乐观的心态写秋,他说:“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2)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乡村景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句: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在他年岁已高时,尽管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里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
6.材料作文- (共1题)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请你根据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7.语言表达- (共3题)
本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电(物派记者蔡早勤金振强)昨天,本报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前获悉,湖北籍航天员聂海胜和江苏籍航天员费俊龙已经被确定为“神舟六号”飞天任务人选。官方将于今天下午对外宣布这一消息。
目前,住在航天员公寓6号的航天员和分组情况是:第一梯队是聂海胜、费俊龙,第二梯队是刘伯明、景海鹏,第三梯队是翟志刚、吴杰。
记者了解到,昨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专家开会,确定了执行“神舟六号”飞天任务的航天员人选,他们分别是来自湖北的聂海胜和江苏的费俊龙。
在9月上旬,三个梯队的9名航天员就来到基地,他们参加了基地组织的出征仪式演练,并和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一样,在基地植树留念,然后参加救生演练,还出席了央视来基地的“心连心”慰问演出活动。在这3个梯队中,年龄最小的是第二梯队的刘伯明、景海鹏,两人都是1966年出生。
另据透露,各方面素质都表现良好的费俊龙在此次任务中担任主操作手,而聂海胜可能是副操作手。
8.其他-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3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