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月份分配百分率柱状图。

(1)描述石羊河的季节径流特点。
(2)请根据图文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月份分配百分率柱状图。

(1)描述石羊河的季节径流特点。
(2)请根据图文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包括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地区。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将承接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分央企总部也将迁入此地。下面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说出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2)简述央企外迁对北京发展有有利影响。
(3)雄安新区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包括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地区。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将承接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分央企总部也将迁入此地。下面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说出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2)简述央企外迁对北京发展有有利影响。
(3)雄安新区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在国内被称为“小杂粮”,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又是饲料加工原料。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直接食用比例高达61%,深加工不足16%。马铃薯加工排放的废水污染严重。下图为马铃薯集中分布区图。

(1)图甲中A所在地雨水较多,地表水较缺乏,简析原因。
(2)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集中分布区之一,出产的马铃薯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病虫害少。试分析内蒙古种植马铃薯有利的气候条件。
(3)从材料中分析马铃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在国内被称为“小杂粮”,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又是饲料加工原料。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直接食用比例高达61%,深加工不足16%。马铃薯加工排放的废水污染严重。下图为马铃薯集中分布区图。

(1)图甲中A所在地雨水较多,地表水较缺乏,简析原因。
(2)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集中分布区之一,出产的马铃薯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病虫害少。试分析内蒙古种植马铃薯有利的气候条件。
(3)从材料中分析马铃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示意图。

材料二 在甲城市郊区推行一个农业项目--“绿腰带项目”,该项目特别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如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是绝对禁止的。
(1)L工业区“移铁就煤型”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当地____(矿产)资源丰富,及便利的____,邻近国家____(矿产)资源丰富。
(2)L工业区钢铁、化学、机械等集聚生产,其主要优势有哪些?
(3)说出在甲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禁止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使用的意义。
材料一 德国示意图。

材料二 在甲城市郊区推行一个农业项目--“绿腰带项目”,该项目特别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如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是绝对禁止的。
(1)L工业区“移铁就煤型”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当地____(矿产)资源丰富,及便利的____,邻近国家____(矿产)资源丰富。
(2)L工业区钢铁、化学、机械等集聚生产,其主要优势有哪些?
(3)说出在甲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禁止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使用的意义。
2.单选题- (共11题)
5.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河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的地区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的地区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季风 | D.地形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6.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坡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落差是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小题2】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正确的是

【小题1】落差是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水能开发 | B.②-大众漂流 | C.③-内河航运 | D.④-水产养殖 |
7.
【小题1】下列不属于“工业4.0”主题内容的是
【小题2】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工业4. 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工业4. 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下图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
【小题1】下列不属于“工业4.0”主题内容的是
A.智能工厂 | B.智能采矿 | C.智能物流 | D.智能采购 |
A.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 D.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
A.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
C.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
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开发利用。读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
【小题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小题1】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
A.生物多样性减少 | B.地下水位上升 |
C.气温年较差减小 | D.河流径流量增大 |
A.增加耕地面积 | B.改良农作物品种 |
C.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 D.改变耕作制度 |
9.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小题2】我国四川盆地能够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 | B.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 |
C.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 | 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
A.紫色土 | B.水分不足 | C.热量充足 | D.山区面积广大 |
10.
下图为我国某现代农业园农业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业园与传统农业相比较
①农资投入减少 ②人员投入增加 ③生产周期缩短 ④产业链条延长
【小题2】能够促进该农业园持续发展,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有
①增加劳动力投入 ②压缩生产规模 ③提高农产品品质 ④把握农业市场信息

【小题1】该农业园与传统农业相比较
①农资投入减少 ②人员投入增加 ③生产周期缩短 ④产业链条延长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增加劳动力投入 ②压缩生产规模 ③提高农产品品质 ④把握农业市场信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2.
读某知名企业工厂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年度为竣工投产时期)。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工厂的生产最可能是
【小题2】影响该企业选址最主要的因素是
【小题3】该企业对工厂所在城市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提高城市化水平

【小题1】该工厂的生产最可能是
A.食品加工 | B.有色冶金 | C.电子装配 | D.石油化工 |
A.节省运输费用 | B.降低生产成本 | C.减少工人数量 | D.靠近原料产地 |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提高城市化水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3.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了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是高铝煤炭。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小题2】图示产业链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主要优点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升了资源的附加值②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③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小题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 | B.原料、能源充足 |
C.交通便利 | D.科技发达 |
①延长产业链,提升了资源的附加值②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③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