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阶段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29 09:1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 “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鲁尔区的主要运输方式有哪两种?两者均具有什么优点?
(3)两工业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同类题2
“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下题。
若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同类题3
“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同类题4
读我国季风区某山地北坡农业生产配置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依据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创建的特色农业生产配置模式,遵循了_____
的原则,发展了以______为主的农业部门,取得了______等环境效益。
(2)简述该地由山麓到山顶农业生产配置模式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农业生产配置模式,列举一项适宜该地发展的加工工业。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甘肃两当县、内蒙古巴音舒嘎查村、北京门头沟区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不斐成绩,由此将“生态修复”概念引入公众视野。曾几何时,由于不了解、不尊重自然规律,诸如开山造田、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实践证明,不顾科学规律的做法不仅事倍功半,还留下了诸多恶果,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急剧恶化,有的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生态修复是针对人为破坏而言,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就是基于顺应自然规律,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态修复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即顺应自然规律,科学且适度。生态修复,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是一个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1)上述案例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2)你对人地关系有何认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