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千湖沙漠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是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最大风频为东南风,但该沙漠却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断向大西洋扩张。左图示千湖沙漠的位置,右图示意圣路易斯市降水的逐月分配。
(2)指出年千湖沙漠主要扩张的时间段(上半年或下半年),并分析该时间段沙漠扩张的原因。
(3)判断输送的泥沙对千湖沙漠扩张贡献最大的河流(a河、b河或c河).并简述判断依据。
甲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M山脉形成于1亿多年前,织赏整个甲半岛,由于长期(直至180万年前)受冰川侵蚀,发有有大量陡悄山峰,且西北倒浯海地区形成峡湾(两侧平直、崖壁陡峭、谷底宽闲、深度很大的海湾)地貌。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
(3)分析M山脉东南坡森林種盖率高于西北坡的主要自然原因。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 000 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塞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3)分析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成活率较低的原因。
(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降低的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小题1】推测马拉维湖的成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 |
B.河流变迁改道 |
C.岩层挤压凹陷 |
D.冰川侵蚀作用 |
A.太阳辐射较强 |
B.东南信风较强 |
C.平均气温较高 |
D.降水量较丰富 |
A.盐度 | B.水深 | C.水质 | D.水温 |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
C.植被覆盖率不同 |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
A.间歇性抬升 | B.持续性抬升 | C.间歇性沉降 | D.持续性沉降 |

【小题1】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 B.湖北 |
C.江苏 | D.黑龙江 |
A.植被破坏 | B.水土流失 |
C.气候变暖 | D.围湖造田 |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 | B.劳动力投入大 |
C.种子成本高 | D.单位面积产量低 |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 B.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
C.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 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
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 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
【小题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 | B.交通运输便捷 |
C.自然条件优越 | D.生产成本低廉 |
A.满足国内需求 | B.拓展国际市场 |
C.提高研发水平 | D.增强国际影响 |

【小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动荡 | B.生育观念 | C.产业结构 | D.自然灾害 |
A.北美 | B.西亚 | C.西欧 | D.南美 |

【小题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
A.环卫人员 | B.中小幼教师 |
C.工程技术人员 | D.建筑设计师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是 (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 B.枯水期持续放水 | C.洪水期集中放水 | D.枯水期集中放水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