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江苏省沿海地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是全国海洋资源富集区之一,从北向南其海洋资源类型多样,海岸带宽阔平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位于江苏中部沿海的大丰利用潮汐通道(由海伸向陆地或潮滩的潮流通道)建设深水良港。下图为江苏沿海地区简图。

(1)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江苏省盐田区分布在北部沿海的气候原因。
(2)据图文材料,简述大丰港建设的区位优势。
(3)依据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请你为图中江苏沿海北、中、南的产业进行合理规划。
塞罕坝,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起初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如今,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林场还利用无法造林的空地发展风电项目且向外输出电力。2017年12月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指出高床育苗的优点,分析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
(3)简析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的主要效益。
2.单选题- (共15题)

【小题1】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
A.50 | B.200 | C.400 | D.800 |
我国 34个省级单位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纳入世界遗产的总数位于世界第二,下图为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
读图文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简称与图序①②③④相符的是( )
A.浙、晋、陇、闽 | B.贵、陕、甘、宁 |
C.鄂、冀、赣、皖 | D.桂、晋、陇、苏 |
A.①是临海省份 | B.②邻省最多 | C.③没有边疆 | D.④岛屿最多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①路南石林 、②承德避暑山庄、 ③敦煌石窟、 ④苏州园林 |
B.①桂林山水、 ②云岗石窟、 ③长城嘉裕关、 ④苏州园林 |
C.①桂林山水、 ②龙门石窟、 ③武夷山 ④杭州西湖 |
D.①哈尼梯田、 ②苏州园林、 ③秦兵马俑、 ④黄山 |

【小题1】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
A.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B.东南侧降水都比较丰富 |
C.植被都具有垂直地带性 | D.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
A.①地黑土退化严重 |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
C.③地酸雨污染严重 | D.④地风沙危害严重 |

【小题1】该地形剖面示意图所沿的纬线,可能是 ( )
A.40°N | B.30°N | C.23.5°N | D.45°N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B.是我国西部的平原,号称“天府之国” |
C.沙漠广布,绿洲点缀 |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小题1】位于东北山区的河流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冰川融水 | B.大气降水 | C.地下水 | D.湖泊水 |
农作物 | 生长期平均气温(℃) | ≥10℃积温(℃) | 降水量(mm) | 日照时数(小时) |
① | 18~30 | >3 500 | >600 | >800 |
② | 20~30 | >3 500 | 350~1 000 | >2 000 |
③ | 15~18 | >1 600 | 200~500 | >800 |
④ | 20~30 | >8 000 | >1 500 | >2 000 |
【小题1】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热量条件不足 | B.水分条件不足 | C.水热配合不好 | D.光照条件不足 |

【小题1】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气温相对较低的区域为 ( )
A.甲、乙 | B.丙、丁 | C.甲、丙 | D.乙、丁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形地势 | D.海陆位置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热带季雨林 |
①径流量丰富 ②汛期短 ③流速缓慢 ④落差较大 ⑤结冰期短 ⑥含沙量较小
A.①④⑥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⑥ |
河流 | 径流总量 | 多年平均含沙量 |
甲 | 226亿立方米 | 61千克/立方米 |
乙 | 624亿立方米 | 0.14千克/立方米 |
丙 | 118亿立方米 | 4.6千克/立方米 |
丁 | 2 709亿立方米 | 0.16千克/立方米 |
【小题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
A.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 B.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
A.开挖入海新河 | B.修建分洪工程 |
C.修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 | D.跨流域调水到其他地区 |
A.冰雪融水 | B.大气降水 | C.地下水 | D.季节性积雪融化 |

【小题1】反映夏季的图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图所示季节时,全省由南向北先后进入种麦季节 |
B.梅雨和伏旱是乙图所示季节的主要天气现象 |
C.丙图所示季节时,因受气旋的影响,全省各地降水差异较小 |
D.丁图所示季节时,全省吹偏南风 |

A.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300米 |
B.降水规律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
C.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
D.标注“铁路”处的铁路线是陇海线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小题1】该地可能是 ( )
A.武汉 | B.西昌 | C.济南 | D.兰州 |
A.1~3月 | B.3~5月 | C.7~9月 | D.10~12月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B.白昼时间长 |
C.大气中云量较少 | D.地面温度较高 |

【小题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石油开采 | B.核电站建设 | C.海岛旅游开发 | D.港口建设 |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我国其它城市相比,贵阳市修建地铁难度极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下水丰富 ②多溶洞、裂隙 ③城市交通疏解难度大 ④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增加里程以减缓坡度 | B.连接较多居民点 |
C.避免破坏景区景观 | D.连接其它交通线 |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降水量(mm) | 15.6 | 466.6 | 777.4 | 205.4 |
一月平均气温(℃) | -8.5 | -6.6 | -1.2 | -0.9 |
七月平均气温(℃) | 27.4 | 23.5 | 23.9 | 23.6 |
【小题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性质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 D.④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主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其中的东部农业文化区包括: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对齐鲁文化副区表述正确的是( )
①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②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 ③沿海有渔业④朝鲜族主要聚居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曾经是古代巴国和蜀国的首都 | B.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 |
C.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 | D.地形原因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 |
A.燕赵文化副区一山东大鼓 | B.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一秦腔 |
C.齐鲁文化副区一川剧 | D.巴蜀文化副区一京剧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