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158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作为电池主要原料锂被视为“白色石油” 。锂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赋存在盐湖之中的卤水型矿;一种是以锂辉石为主的固体矿。智利的锂矿储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广泛分布于安第斯山脉岩浆岩体的锂辉石中和阿塔卡马湖卤水中。传统的矿石提锂技术尽管成熟,但生产成本较高。目前,智利从盐湖卤水液体矿中分离提取锂,成为生产锂盐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安托法加斯塔大区(如图)是智利一级行政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旱极”,东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毗邻,经济以矿业为主。安托法加斯塔港是智利北部最大城市,是智利重要矿产出口港。


(1)解释安第斯山脉锂矿丰富的地质原因。
(2)说明安第斯山脉岩体中的锂在阿塔卡马湖富集的过程。
(3)分析智利从矿石中提取锂盐成本较高的原因。
(4)简述安托法加斯塔港口对周边区域发展的作用。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 5500℃-8500℃,无霜期 330 天以上。在广西,甘蔗的收割与种植基本同时完成,把收割后的甘蔗处理为一截一截的种苗,在田里开出一道道沟,把种苗排种在沟里,把种苗盖上土形成地垄,再把地膜覆盖在种苗地垄上。 甘蔗的收割没有任何机器介入,只能靠手砍、肩扛。近几年,每到甘蔗收割季节,几万名越南人通过劳务派遣机构进入广西从事甘蔗的收割、加工作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是我国第一产糖大省,从 1993 年至今,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蔗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65﹪,蔗糖产业成了广西绝对的支柱产业之一。下图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区甘蔗主产区变化图。

 

 

(1)指出广西甘蔗种植季节把地膜覆盖在种苗地垄上的主要作用。
(2)说明广西甘蔗主产区利于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
(3)指出 1990 年、 2010 年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分布及变化并分析主产区变化的原因。
(4)广西崇左甘蔗种植集聚度较好,有人建议崇左将扩大甘蔗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阅读云南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

分析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2.单选题(共4题)

4.
某游客从哈尔滨出发去美国某大城市旅游,在飞行途中,游客发现客舱显示屏上同时展现下表数据。
飞行速度
842千米/小时
目的地当地时间
17:30
飞行高度
9000米
出发地法定时间
9:30
机舱外温度(℃)
-50
飞机目前时间
14:30
 
【小题1】目的地的位置和飞机目前位置最可能是
A.美国西海岸、大西洋上空B.美国东海岸、大西洋上空
C.美国西海岸、太平洋上空D.美国东海岸、太平洋上空
【小题2】游客此次旅行,在出发地、目的地可见到的是
A.出发地麦浪金黄B.目的地阳光火辣
C.出发地绿树成荫D.目的地阴雨绵绵
5.

   位于东非大裂谷东部、毗邻肯尼亚边境的纳特龙湖是一座咸水湖。经过千百年的进化,火烈鸟适应在这种高盐度环境中生活。纳特龙湖常年有 100 万到 200 万只小火烈鸟栖息,它们在盐湖中部露出水面的高地建巢,每年有几十万只幼鸟在这里出生成长。环绕高地的有毒湖水为小火烈鸟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使得食肉动物无法进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小火烈鸟繁殖、生长的自然威胁主要来自
A.食肉动物B.持续干旱C.持续大雨D.火山喷发
【小题2】下列月份、降水、纳特龙湖水 pH 值组合正确的是
A.12 月,降水多,湖水 pH 值高B.12 月,降水少,湖水 pH 值低
C.8 月,降水多,湖水 pH 值低D.8 月,降水少,湖水 pH 值高
6.

   模块化施工是一种现代化先进的施工理念。通过模块化生产不仅可以从源头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可以实现模块化部件的批量化生产,实现了预制部件生产和下游现场组装的同步进行,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工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十年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近七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不属于模块化施工的优点的是
A.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活动B.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声、灰尘
C.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序D.减少了利用施工地的石料
【小题2】我国西安—成都高铁修建过程中大部分施工区采用的依旧是现场浇灌模式施工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不足B.技术落后C.交通运输限制D.劳动力丰富
7.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长 6.7公里 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从珠海方向出发,经过 22.9公里的桥面行驶,来到了港珠澳大桥桥梁和海底隧道转换的西人工岛,从这里开始 6.7公里的海底隧道之行, 在隧道入口建有“ 门型” 构架罩(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设计海底隧道主要考虑的是
A.建设成本低B.技术力量先进C.海上航运繁忙D.给旅客海底穿行体验
【小题2】在隧道入口建成了“ 门型” 构架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司机在进出隧道时的光线不适感B.减少司机在进出隧道时的风速影响
C.提升建筑美观D.缓解司机驾驶疲劳
【小题3】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选址在此处修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海水温度B.海水盐度C.海水深度D.海水流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