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专题训练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157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3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
(2)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东莞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单选题(共17题)

2.
地形因素对建筑物布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自然通风、日照效果等。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不同风向的坡面,建筑物布局合理的是  (    )
A.B.
C.D.
【小题2】建筑物的间距越小越能节约建筑用地,为了保证山坡上的建筑物底层有日光照耀,山坡上的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日照间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向阳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B.在向阳坡,坡度越小,建筑物间距越小
C.在背阳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D.在背阳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3.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B.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C.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小题2】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________阶段
A.ⅠB.Ⅰ和ⅡC.Ⅱ后期和ⅢD.只有Ⅲ
4.
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先行”的规定,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抑制私人出租车D.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5.
下列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高大密集的建筑群体B.工业、交通、家庭排放的废气、废热
C.城市中水域和绿地的能量调节D.城市中众多的交通、管理设施
6.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7.
下面为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这两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城市所在国,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
D.乙城市所在国,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小题2】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业现代化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8.
以下关于目前世界城市化问题的正确论述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和大于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出现停滞状况,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9.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A.AB.BC.CD.D
10.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
A.大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
【小题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
A.交通通达性差B.地价昂贵C.污染严重D.远离商业中心
11.
对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   )
A.煤烟、粉尘B.工业废水
C.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酸雨
12.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自然地理条件不适宜城市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规模无限制扩大D.中小城市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环境质量
13.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读某城市玫瑰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综合考虑自然和经济因素,该城市①~④工业企业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关于该城的规划发展叙述,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A.A地处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适于开发高档住宅区
B.B处交通通达度高,一定为该城的中心商务区
C.C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规划为该城的仓储物流区
D.D处土地预留空间大,可规划为城市新区
14.
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新中国以来,我国曾出现短暂“逆城市化”现象
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5.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图说明该地区    (   )
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有50%的人口在郊区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
【小题2】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国家中的 (   )
A.巴西B.印度C.英国D.美国
【小题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吸引力
D.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题4】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有   (   )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 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
下列国家中,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高的是 (   )
A.埃及B.印度C.新加坡D.中国
17.
城市化进程开始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B.启蒙运动的兴起
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D.工业革命的开展
18.
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应该是    (   )
A.大城市人口向西部迁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迁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迁移D.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