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非地带性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738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综合题(共4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高是______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甲处受寒流影响,乙处受暖流影响
B、甲处于迎风坡,受暖湿气流影响大
C、乙处有莫桑比克暖流经过
D、甲处比乙处气压低、气温高
(2)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所处的自然带不同,其中甲为____________带,乙为___________带。两地自然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与丁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气候。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明显地向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受东北信风影响
B、地处山地迎风坡
C、受寒流和地形的影响
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2.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自然带从⑤~①体现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左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出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于自然带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受哪种因素影响?
4.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地区自然带为________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形成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单选题(共20题)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小题3】该区域可能位于
A.日本本州岛B.澳大利亚大陆东部
C.非洲马达加斯加岛D.南美洲南部
6.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A.暖流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D.寒流影响
【小题2】F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降水
C.地形D.洋流
7.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
A.主要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主要与洋流的性质有关
C.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主要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
【小题2】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8.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题。

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9.
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10.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D.
【小题2】图中乙、丙处植被的分布主要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11.
下图为理想大陆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图中①处的自然带直逼海岸,体现的是(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12.
沙漠地区出现如下图所示景观体现的是(  )
A.山地的垂直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3.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以下三题。

【小题1】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C.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草原
D.雨林 常绿阔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小题2】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相对高度
【小题3】有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段东坡基带为温带荒漠带
B.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C.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③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
14.
下列不属于地方性分异因素的是(  )
A.地势起伏B.洋流
C.纬度位置D.海陆分布
15.
在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西端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量高达4 600毫米,东端金沙江畔的德钦县奔子栏不足400毫米,差了10倍多。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横断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
16.
下图中四个箭头方向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四个箭头方向中,出现地方性分异现象的是(  )
A.aB.bC.cD.d
【小题2】上述地方性分异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海陆分布C.洋流D.岩石性质
17.

   下图示意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小题2】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草甸
【小题3】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18.
导致准噶尔盆地中绿洲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气候
B.地貌
C.热量
D.水源
19.
在低纬度大陆西岸缺失的陆地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雨林
C.热带季雨林带
D.热带稀树草原带
20.
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符合非地带性的有(  )
A.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的自然景观的差异
B.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
C.从非洲几内亚湾向北到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
D.由美国东海岸到其中部平原的景观变化
21.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长3千米,宽500米,高100米,是欧洲最大的沙丘。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增生,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小题1】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琵拉大沙丘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盛行西风不断将沙吹向岸边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小题3】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是(  )
A.迎风坡和背风坡均由小到大变化
B.迎风坡由大到小变化,背风坡由小到大变化
C.迎风坡由小到大变化,背风坡由大到小变化
D.迎风坡和背风坡均由大到小变化
22.
下列属于非地带性的是(  )
A.横断山区植被的垂直变化
B.东北平原至塔里木盆地植被的变化
C.亚欧大陆出现的亚寒带针叶林
D.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山麓出现的荒漠
23.
非洲东非高原赤道附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导致其自然环境地方性分异的是(  )
A.气候B.地势
C.植被D.土壤
24.
我国缺少而南美洲有的陆地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冰原带、苔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