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属于非地带性的是( )
A.横断山区植被的垂直变化
B.东北平原至塔里木盆地植被的变化
C.亚欧大陆出现的亚寒带针叶林
D.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山麓出现的荒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29 12:3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四个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热量丰富
B.纬度位置低
C.降水量大
D.相对高度大
【小题2】由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可知,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同类题2
(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
(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带全年高温干燥、降水少
B.草原上常见斑马、长颈鹿
C.森林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该区域景观展示的是亚洲
【小题2】图中荒漠带内有绿洲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和分异原因是( )
A.热量 纬度地带性差异
B.水分 经度地带性差异
C.热量 垂直地带性差异
D.水分 非地带性差异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8月,广东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
(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分析丙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
(2)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归纳此次研学路线所见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5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符合上文描述的地点是
A.撒哈拉地区
B.西欧地区
C.南极地区
D.马来群岛
【小题2】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荒漠
B.雨林
C.落叶林
D.针叶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