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711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盆地中部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从地貌部位来看,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2.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2)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导致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3.
如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公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
公路一是________;公路二是________。
(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________。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
(4)该地区有两条河流——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修建_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内河运输网。
4.
2013年3月“两会”后,进一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策略。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开发的某区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此区域发展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2)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择乙、丙之间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1题)

5.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河流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地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6.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
①聚落规模大 ②聚落规模小 ③呈团块状分布 ④呈带状沿河分布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小题2】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
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
7.
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
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D.发展沿线旅游业
【小题2】下列有关“人”字形铁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
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
D.增加了工程量
8.
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M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C.河流D.湖泊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是(  )
A.顺应地势,呈团聚型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9.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县城的分布特征有(  )
①分布在山前平原 ②沿河流布局 ③沿交通线布局 ④受海岸线影响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该县城的格局类型为(  )
A.棋盘式B.团聚型
C.条带型D.放射型
10.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B.bC.cD.d
【小题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1.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间D.山前冲积扇
【小题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环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
C.点状分布D.网状分布
12.
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聚落总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因素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D.河流因素
【小题2】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3.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易经·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史料中的“聚”“邑”“都”“市”均属(  )
A.乡村B.城市C.集市D.聚落
【小题2】通过对史料中的“聚”“邑”“都”“市”的复原发现,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台地上,这表明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________的影响(  )
A.河流B.气候C.地形D.资源
14.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公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水文
C.气候D.经济
15.
郑渝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时速350千米,是联系郑州等中原地区和重庆等西南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为民间流传的郑渝铁路的北线和南线规划方案图。巫山还是巫溪,成为南北线的争议点,巫山行动,巫溪反击。“二巫暗战”说明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气候B.技术
C.社会经济D.地形
【小题2】如果选择南线方案,下列对襄阳及其周边地区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彻底改变了襄阳公路运输的单一运输格局 ②增强了襄阳作为陕南、渝东、豫南、鄂西铁路枢纽的作用 ③相对减弱了焦柳铁路的辐射作用 ④加强了湖北铁路在全国路网格局中的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与北线方案相比,南线方案(  )
A.占用耕地少,征地费用较低
B.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C.沿线城市较多,人口密集,效益高
D.沿河谷延伸,地势起伏较小

3.选择题(共1题)

16.

我国科学家将一种植物的抗虫基因转入大豆的基因组中,成功培育出一种抗虫大豆新品种.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