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盆地中部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从地貌部位来看,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盆地中部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从地貌部位来看,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2.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2)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导致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2)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导致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3.
如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公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
公路一是________;公路二是________。
(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________。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
(4)该地区有两条河流——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修建_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内河运输网。

(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公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
公路一是________;公路二是________。
(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________。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
(4)该地区有两条河流——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修建_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内河运输网。
4.
2013年3月“两会”后,进一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策略。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开发的某区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此区域发展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2)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择乙、丙之间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据图分析此区域发展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2)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择乙、丙之间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1题)
5.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
B.站在M山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
C.图中河流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
D.由⑤地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
6.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
①聚落规模大 ②聚落规模小 ③呈团块状分布 ④呈带状沿河分布
【小题2】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

【小题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
①聚落规模大 ②聚落规模小 ③呈团块状分布 ④呈带状沿河分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塔里木盆地 | B.黄土高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华北平原 |
7.
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下列有关“人”字形铁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 | 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 |
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 | D.发展沿线旅游业 |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
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 |
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 |
D.增加了工程量 |
8.
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M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是( )

【小题1】影响M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河流 | D.湖泊 |
A.顺应地势,呈团聚型分布 |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 |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
9.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县城的分布特征有( )
①分布在山前平原 ②沿河流布局 ③沿交通线布局 ④受海岸线影响大
【小题2】该县城的格局类型为( )

【小题1】图中县城的分布特征有( )
①分布在山前平原 ②沿河流布局 ③沿交通线布局 ④受海岸线影响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棋盘式 | B.团聚型 |
C.条带型 | D.放射型 |
10.

【小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小题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 B.b | C.c | D.d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11.

【小题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小题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间 | D.山前冲积扇 |
A.环状分布 | B.“之”字型分布 |
C.点状分布 | D.网状分布 |
12.
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聚落总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

【小题1】影响该地聚落总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因素 | B.地形因素 |
C.气候因素 | D.河流因素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3.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易经·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史料中的“聚”“邑”“都”“市”均属( )
【小题2】通过对史料中的“聚”“邑”“都”“市”的复原发现,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台地上,这表明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________的影响( )
【小题1】史料中的“聚”“邑”“都”“市”均属( )
A.乡村 | B.城市 | C.集市 | D.聚落 |
A.河流 | B.气候 | C.地形 | D.资源 |
14.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公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
【小题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地形 | B.水文 |
C.气候 | D.经济 |
15.
郑渝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时速350千米,是联系郑州等中原地区和重庆等西南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为民间流传的郑渝铁路的北线和南线规划方案图。巫山还是巫溪,成为南北线的争议点,巫山行动,巫溪反击。“二巫暗战”说明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小题2】如果选择南线方案,下列对襄阳及其周边地区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彻底改变了襄阳公路运输的单一运输格局 ②增强了襄阳作为陕南、渝东、豫南、鄂西铁路枢纽的作用 ③相对减弱了焦柳铁路的辐射作用 ④加强了湖北铁路在全国路网格局中的作用
【小题3】与北线方案相比,南线方案( )

【小题1】上图为民间流传的郑渝铁路的北线和南线规划方案图。巫山还是巫溪,成为南北线的争议点,巫山行动,巫溪反击。“二巫暗战”说明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气候 | B.技术 |
C.社会经济 | D.地形 |
①彻底改变了襄阳公路运输的单一运输格局 ②增强了襄阳作为陕南、渝东、豫南、鄂西铁路枢纽的作用 ③相对减弱了焦柳铁路的辐射作用 ④加强了湖北铁路在全国路网格局中的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占用耕地少,征地费用较低 |
B.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
C.沿线城市较多,人口密集,效益高 |
D.沿河谷延伸,地势起伏较小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