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间
D.山前冲积扇
【小题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环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点状分布
D.网状分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8 09:2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loo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一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读我国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座)
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2008年)数据计算
【小题1】从城市数量看,1998~2008年我国
A.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
B.中等城市比特大城市发展快
C.小城市发展比特大城市快
D.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慢
【小题2】为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我国应
A.有序放开特大城市落户限制
B.合理推动中小城市发展
C.严格控制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D.限制农村人口流人城市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小题2】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
①大城市人口减少 ②大城市经济水平下降
③乡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 ④汽车普及、高速公路网发达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3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为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四季日变化的平均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北京市冬季热岛强度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硬化路面
C.人为热源
D.纬度位置
【小题3】2017年在对北京市中心区热岛强度进行观测时发现,春节所在周的城市热岛强度在冬季内最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寒潮突然降临
B.产业大量转移
C.市区人口减少
D.气候突然变化
同类题4
读某特大城市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处建大型批发市场的主要优势是
A.交通便利,地价低
B.人口密集,靠近市场
C.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D.劳动力资源丰富
【小题2】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特点是
A.位于河流下游方向
B.在城市盛行风下风方向
C.沿铁路线分布
D.离城区较远,多沿交通线分布
同类题5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小题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城市化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