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7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70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贺兰山自然带分布图和贺兰山东麓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贺兰山东麓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酿酒传统及现代化的经营方式、酿造技术,所产葡萄酒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葡萄酒生产企业来此投资建厂或基地,形成了“三城、五群、十镇、百庄”的发展格局。
(1)据材料一,说出贺兰山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
(3)简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莱芜生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个太皮薄、丝少肉细、营养丰富等优.置, 主要分布在莱芜市西部汇河、汶河两岸。生姜适宜在温暖、湿润、通气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种植。一般于清明前后炕芽,立夏播种。立秋前后培土,霜降收获,生长期165天。
材料二 山东省莱芜市地理位置及其生姜分布示意图

(1)说明菜芜有利于生姜生长的气候条件。
(2)试分析莱芜生姜主要种植于河谷地区的原因。
(3)针对近年来生姜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的趋势,有人提出莱芜应扩大生姜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13题)

3.

   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单位:米)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A. 29米    B. 31米
C. 39米    D. 41米
【小题2】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2017年7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l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在德国汉堡(53°33'N,10°E)举行,会期两天。此时汉堡实行夏令时(即将时间拔快1小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峰会开始时
A.撒丁岛烈日当空B.白令海峡朝霞满天
C.曼德海峡夕阳西下D.台湾岛夜色深沉
【小题2】会议期间
A.悉尼日出东南日落西北B.汉堡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
C.上海地物正午日影渐短D.摩尔曼斯克白昼时间比汉堡长
5.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舍有硫磺粉的石灰水)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市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涂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速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②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③吸收声波,消除噪音  ④杀菌、杀虫、防病虫害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小题2】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B.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6.
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下图)(注:①图中“”表示风向。②风速与风级的关系:5级8-10.7m/s,10级24.5-28.4m/s)。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天气系统(  )
A.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风冻害B.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
C.多形成在赤道地区的暖洋面上D.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小题2】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  )
A.由东南向西北B.由西南向东北C.由东北向西南D.由西北向东南
7.
左图为浙江江郎山丹霍地貌,山峰陡峭,红色水平岩层清晰可见.右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装、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和土壤(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江郎山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属于()
A.甲B.丙C.丁D.戊
【小题2】右图中()
A.①与江郎山岩石形成有关
B.②过程须在地表才能进行
C.③过程不可能形成沉积物
D.④示意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8.
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西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B.辽河平原C.渭河平原D.江南丘陵
【小题3】【小题4】造成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类型的变化B.土壤肥力的变化C.气候特征的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
【小题5】【小题6】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水分含量比重增大
9.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商品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分流中心后,从分流中心到达客户手中的这段距离。其已成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下图是某网上商城自建物流体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网上商城物流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江浙沪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
B.西部地区目前应多建一级物流中心
C.位于武汉的物流中心为省内服务
D.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近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解决该网上商城“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是(   )
A.加快交通路网建设B.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
C.增加城市配送站数量D.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10.

   英国平均房价在1995年至2013年期间上涨了将近290%。研究发现,房价每上涨10%,英国的租房族、有房族与总体新生儿的出生率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如下表所示。英国房价上涨使很多租房族开始在部外寻找新住处。

人群

新生儿出生率变化

~4.9%

2.8%

~1.3%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代表有房族、租房族和总体人群的数码依次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①②
【小题2】除房价之外,租房族在郊外寻找新住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B.交通设施
C.就业机会D.气候条件
1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A周边部分区域,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读“雄安新区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深圳特区建立初期相比,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的优势
A.气候适宜,环境优美B.地形平坦,地价较低
C.交通便捷,航运发达D.建设起点、标准较高
【小题2】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影响有
①改善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
②改善京津冀地区城市等级体系
③缓解北京城区“大城市病”
④促进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读“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表(单位:km2)”,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蓝化效应”最强的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
A.降水丰富,蒸发微弱B.地势低洼,河湖众多
C.河道弯曲,水流缓慢D.植物茂盛,涵养水源
【小题2】我国城甫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市区用地紧张B.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C.城市发展缺少规划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13.

   利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叫冰葡萄酒。冰葡萄种植适宜深栽,采摘的最佳气温为-7℃~-15℃。辽宁省桓仁县(平均海拔380米)是我国最大的冰葡萄种植区,有世界“黄金冰谷”美誉。目前,桓仁县聚集了多家国内外著名冰葡萄酒企业,冰葡萄酒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远销国内外市场。下图示意桓仁县位置及其气温季节变化。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冰葡萄种植采用深栽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A.冬季抵御冻害B.夏季防止倒伏
C.吸收营养物质D.保持土壤水分
【小题2】冰葡萄最佳的采摘月份是
A.2月B.4月C.10月D.12月
14.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使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数据表明:用公斤鱼食,生产至少50公斤蔬菜和0.8公斤鱼肉.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天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读“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
A.固体杂质B.二氧化碳C.氮磷元素D.有害细菌
【小题2】在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主要效益为
A.缓和热岛效应B.提供绿色食品C.提高资源利用D.绿化美化环境
【小题3】有人提出,采用普通泡沫浮床,在长江三角洲池塘大面积推广该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
A.设备投资过大B.能源浪费严重C.劳力成本增加D.产品集中上市
15.
20世纪30年代初,俄罗斯的铁矿石基地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建设有大型钢铁基地,其所需炼焦煤和动力用煤由库兹巴斯供应。两地相距1900多千米,为充分利用两地资源和提高运输工具使用率,该国在库兹巴斯同时建设了钢铁企业,后来人们把这种钢铁工业布局方式称作“钟摆式布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区域间不适合建立“钟摆式布局”的是    (  )
A.四川攀枝花—贵州六盘水
B.美国五大湖沿岸
C.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
D.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
【小题2】钢铁企业的“钟摆式布局”模式并不稳定,它会随着某些区位要素的改变而转变,其转变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
A.世界钢铁的供需失调
B.可采资源的逐渐耗尽
C.新资源产地的发现
D.运输能力、方式的发展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