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60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世界几个国家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 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2010年十个不同国家城市化水平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1)对照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可以发现目前日本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_时期,未来发展趋势是    ;印度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时期,未来发展趋势是
(2)请根据材料二,三的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3)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趋缓,甚至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请分析原因。
2.
读下面等高线及城市区位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有AB两条虚线,其中 是河流,往 (北或南)流。
(2)图中A 、B、C、D中, 点适合建自来水厂。
(3)图中C、D中, 点更适合建钢铁厂?理由是
(4)依据图所示,高级住宅区可能在城市的 部(东或西),而低级住宅区可能在 部(东或西)。简单说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在图中分布不同的理由
近几年,郊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请分析导致农业生产变化的原因是

2.单选题(共25题)

3.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⑤处形成大陆岛
【小题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4.
读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同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达成交易的概率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小题2】若在图中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5.
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该地岩石主要为砂岩,甲为一河心沙洲,P、Q为航道。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古人常把宝藏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可能位于
A.吉林B.湖北C.山西D.云南
【小题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
B.若该河段为自东向西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深
C.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减缓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小题3】若该河自东向西流,现代人要找古人宝藏,应该找的地点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6.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不宜建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关于①②两河段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河段结冰期长于②河段B.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②河段小
C.两河段流向均为自西向东D.夏季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
7.
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应的成因连线正确的是
A.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作用
B.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华北平原——风力沉积作用
C.干旱地区的蘑菇石——褶皱隆起
D.大陆内部的沙漠、裸岩荒漠——冰川作用
8.
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读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I→V)形成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地质时期(I→V),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
A.I→III 海退,III→V 海进B.I→III 海进,III→V 海退
C.I→IV 海退,IV→V 海进    D.I→IV 海进,IV→V 海退
【小题2】能体现石灰岩形成的旅游景观是(   )
A.华山悬崖峭壁    B.云南路南石林  C.黄山石猴观海 D.长白山天池
9.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M地常见当地人淘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河道由先到后的形成顺序是(  )
A.T1 T2 T3B.T1 T3 T2
C.T3 T2 T1D.T2 T1 T3
【小题2】M地堆积丰富的露天砂金矿,其原因是(  )
A.流水堆积后,经河流改道侵蚀出露
B.地壳抬升,含金基岩侵蚀出露
C.河流弯曲,凹岩堆积砂金
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堆积砂金
10.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D.丁>乙>丙>甲
【小题2】丙地可能是(  )
A.天山B.秦岭C.大兴安岭D.阴山
11.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迁移农业B.混合农业
C.乳畜业D.游牧业
【小题2】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D.沙漠-秋季
【小题3】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1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
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
C.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土壤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是因为风力侵蚀
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
【小题2】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它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
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
13.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图甲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景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
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
C.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
D.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碎石堆积较多
【小题2】金沙江干热河谷对长江三峡水库存在着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水土流失严重B.碎石裸露面积广
C.河流流速较快D.河水蒸发量巨大
14.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14
【小题1】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小题2】下列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15.
下图为我国2005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给我国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小题2】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①自然因素 ②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16.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小题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大
17.
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持续增加B.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C.人口总量最少的年份是 1995 年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 2010 年
【小题2】图示信息反映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速度慢、水平低
B.该地区净迁入率的变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C.净迁入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D.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18.
春节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仍出现“民工荒”现象。下表为我国2005~2010年部分产业工资年均增长率(%)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收入增长快 ②中西部经济发展,部分农民工就近打工 ③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④流出地就业机会减少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的行业表现最不明显的是
A.玩具制造B.网游开发企业
C.童衣生产行业D.笔记本组装企业
19.
下图为我国山东某城市中心道路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在图示区域增加一个汽车站,其最佳区位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从用地功能看,图中阴影区域最适宜发展( )
A.工业用地B.商业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D.居住用地
20.
读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小题2】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A.遥感技术B.卫星导航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
【小题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21.
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

【小题1】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   )
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 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 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 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 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
【小题2】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   )
A.市中心区和外圈B.市中心区和内圈C.中圈和外圈D.内圈和中圈
22.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D.乙、丁、丙、甲
【小题2】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 客货物流区    B. 高新技术区    C. 旅游度假区    D. 金融商业区
【小题2】某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零售型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4.
下图我国某城市不同时期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问题。

【小题1】图示期间该市各类用地面积
A.各类用地呈持续上升趋势B.工商业用地始终增幅最大
C.居住、交通用地增幅明显D.公共事业用地减少
【小题2】据图判断该城市
A.城市化进程起步早,发展快B.1978年后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C.交通变迁是该变化的源动力D.城市化过程中绿地不断被侵占减少
25.
下面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A.A>B<CB.A<B<C
C.A>B>CD.A<B>C
【小题2】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中心地最适合的是
A.B 1B.B 6
C.C 6D.A
【小题3】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
A.工业生产和产品的类型B.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
C.交通运输和道路建设D.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26.
读某城市略图,判断1-2题。

【小题1】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A.①B.②C.⑨D.④
【小题2】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27.

   采摘节是乡村地区依据某一独特的农产品举行的一种集田园风光、趣味活动、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精彩活动。下图为山东省某地的优质大樱桃采摘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生产的大樱桃与同地区生产的普通樱桃相比,具有早熟、个大、色艳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为(  )
A.科技投入多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D.光热充足
【小题2】为适应采摘节的需要,该地欲建一个农家饭店,最佳的选址地为(  )
A.甲B.乙
C.丙D.丁

3.选择题(共4题)

28.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
29.

将各类食物及其分类用线连起来

a.花生、大豆、食用油       b.米饭、馒头、面包、玉米    c.奶、鱼、蛋

A、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1{#/blank#}

B、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2{#/blank#}

C、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3{#/blank#}

30.

人的生命的价值常常在他所达到的生命的长度上体现出来。(   )

31.

人的生命的价值常常在他所达到的生命的长度上体现出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