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小题2】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A.遥感技术
B.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小题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27 04:2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
D.建设市内铁路网
同类题2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2)图示区域的城市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
。
(3)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
。
(4)图乙中的①②两线中,①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是
、
。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它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带,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度角(下左图),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现在越来越多原先住在海边的年轻人已经涌进了城市,即使在村子里居住,他们也宁愿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悄然替代海草房了(下右图)。
(1)联系当地的气候特征,指出当地海草房的环境适应性。
(2)分析海草房房屋后墙的墙壁上长满青苔的原因。
(3)与红砖红瓦的大瓦房相比,说明海草房被称为生态民居的原因。
(4)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在悄然替代海草房,说出海草房衰落的原因。
同类题4
“鬼城”原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现指一些大城市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表为“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率和增长变化表”,近几年我国江浙地区出现“鬼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省 份
1978年
城镇化率(%)
2000年
城镇化率
(%)
2013年
城镇化率
(%)
2000年
比1978年增长(%)
2013年
比2000年
增长(%)
全 国
17.9
36.2
53.7
102.2
48.3
江 苏
13.7
41.5
64.1
202.9
54.5
浙 江
14.5
48.7
64.0
235.9
31.4
A.资源枯竭并被废弃
B.城市化发展速度减慢,房地产过度开发
C.城市化水平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
D.大量城区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停滞阶段
【小题2】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恶化
D.城乡交通不便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