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5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

1.综合题(共4题)

1.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昼夜情况是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移动。
(3)甲点在赤道,乙点在40°N,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
(4)甲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落时间____点。
(5)此时深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2.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在的气压带是 。 
(2)C所在的气压带是
(3)D所在的风带是 。 
(4)在E点的近地面,来自南北方向的两种风相遇,结果是来自 方向的风被抬升。
3.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气压状况看A为________中心,此时,被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 
(2)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1月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此季节丙地盛行________风(风向),该地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该图所示季节南亚盛行________季风,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甲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常年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该自然带若分布在大陆东部,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下图①②③中的______(填序号)。
(4)下图①②③中,代表乙地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该地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先是______使地面褶皱隆起,外力作用以_______为主,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是地壳___或相邻地区抬升,外力作用以______为主,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
(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B两地中的___________地。
(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________,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5.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B.
C.D.
6.
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小题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
7.
下图为由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运行到左图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
【小题2】当地球运动到右图中的哪个位置时,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
【小题3】当地球运动到右图中的哪个位置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小题2】在二分日,图中A,C,D,E,各点中,与B点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5个B.3个C.2个D.4个
9.
第3l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8月6日7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西三区)开幕,闭幕式于北京时问8月22日7时开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里约奥运开幕时刻,当地区时为2016年8月
A.5日20时B.6日18时C.7日18时D.7日20时
【小题2】里约奥运会举行期间,北半球各地
A.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B.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淅短
C.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10.
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本周北京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低气压B.高气压C.暖锋D.冷锋
【小题2】该天气系统可能给北京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B.洪涝C.寒潮D.台风
【小题3】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①大风加重污染②低温造成冻害③降雪影响交通④浓雾阻碍出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读所给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大气
B.冬季时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②比乙高
D.乙地近地面气温较甲低
12.
如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与人造烟幕防雷箱冻的原理相吻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类外力,为塑造桂林山水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A.冰川侵蚀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小题2】漓江水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地下径流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小题3】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季节性D.开放性
14.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低纬海区的洋流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
C.寒流自北向南流D.暖流自南向北流
【小题2】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场是
A.甲B.乙C.丙D.丁
15.
针对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人工降水
16.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基本特点是
A.冬春多B.春夏多C.夏秋多D.秋冬多
17.
下图示意某河流的“V”型河谷形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示意的“V”型河谷,最常见于河流的(   )
A.入海口段B.下游河段C.上游河段D.中游河段
【小题2】作用于“V”型河谷的力主要是流水的(   )
A.下蚀和溯源侵蚀B.侧蚀和堆积C.侧蚀和溯源侵蚀D.下蚀和堆积
1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B.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土壤B.地形C.水分D.热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