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某河流的“V”型河谷形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示意的“V”型河谷,最常见于河流的( )
A.入海口段
B.下游河段
C.上游河段
D.中游河段
【小题2】作用于“V”型河谷的力主要是流水的( )
A.下蚀和溯源侵蚀
B.侧蚀和堆积
C.侧蚀和溯源侵蚀
D.下蚀和堆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6 09:0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坡是
A.迎水坡,流速慢
B.迎水坡,流速快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小题2】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小题3】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A.维持原地
B.往复摆动
C.向上游移动
D.向下游移动
同类题2
亚马孙河流量远大于长江,但河口地区并没有像长江那样形成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原因是
①河口临近深海沟 ②流域内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 ③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大多中途沉积 ④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 ⑤河口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泥沙不易沉积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同类题3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 )
A.河湾地段
B.基岩松软
C.裂隙发育
D.岩性一致
【小题2】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 )
A.水质洁净
B.稳定半封闭
C.光照充足
D.水温较高
同类题4
(题文)我国地域广阔,聚落形态千姿百态,无一不深深打下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下题。
此处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同类题5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小题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