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下图为某区域简图,该地区是世界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向日葵种植面积广,葵花籽产量高,出油率高,品质好。由于向日葵花盘形似太阳,花朵亮丽,颜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地区已培育有三十多个观赏型品种,观赏型向日葵较一般向日葵价格高,已在该地区广泛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区黑土广布的原因。
(2)从气温角度分析该地区向日葵出油率高、品质好的原因。
(3)分析种植观赏型向日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丹江口是汉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丹江口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简要分析气候条件对汉江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
(2)有人推测南水北调工程(含东线、中线)可能会加重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西北太平洋是地球上形成台风最多的海域(左图)。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在强大的副高引导下(右图)登陆我国,造成近3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52亿元。
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等是台风形成的重要条件。当台风遭遇较弱冷空气活动时,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往往使台风风力增强、降水增多,但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会破坏台风结构,使其减弱甚至消失。通常副高外围气流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引导气流,台风在其影响下,多沿副高边缘移动。

(1)分析赤道和 30°N 附近台风形成较少的原因。
(2)推测台风“山竹” 最可能在我国登陆的省区,并说明理由。
(3)分析与夏季相比,西北太平洋秋季台风登陆位置偏南,且超强台风更多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组I: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组: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下表为各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该地8月降雨强度多大于5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暖锋 |
A.实验组I、对照组、实验组 | B.对照组、实验组I、实验组 |
C.实验组、实验组I、对照组 | D.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I |
①降雨 ②蒸发 ③下渗 ④地下径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注:表中初冰日、完全冻结日、开始消融日和完全消融日采用年内第多少天表达,如2月15日为年内第46天。每年变幅的值若为正,表示推迟或增加,若为负,表示提前或减少。
【小题1】2011/2012年度,纳木错湖冰存在期及完全冻结日约为( )
A.219天 2月10日 | B.146天 6月23日 |
C.219天 6月23日 | D.146天 2月10日 |
A.湖冰初冰日和开始消融的日期推迟 | B.湖冰完全封冻期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 |
C.湖冰冻结期延长,冬季冻结速率加快 | D.湖冰消融期缩短,春季消融速率加快 |
A.气候变暖,湖冰完全冻结后风速较大 |
B.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完全冻结日提前 |
C.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冻结期后期阶段以后风速较大 |
D.冬季平均气温较高,湖冰冻结初始阶段风速较大 |
苏州鸡笼山位于天平山主峰南900 m,海拔53.6 m,为花岗岩山体。山不高,有二峰。主峰宛如巨大竹笋拔地而起。其上乱石嶙峋,杂树苍苍,藤蔓垂挂,仿佛一座硕大的山石盆景。次峰更奇,山巅险峻异常,数块怪石笔立,上面还卧着几块奇石,危如垒木,现称“五人撑伞”。图a为“五人撑伞”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五人撑伞”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
A.B | B.C | C.D | D.E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 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
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
我国某公司高管于2019年3月25日11:00赶到公司办公楼前,准备参加约1个小时的紧急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刻在该城市,下列地理现象最可信的是
A.一天中逆温层最厚 | B.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
C.一天中日影最短 | D.一天中气温最高 |
A.① 车位 | B.② 车位 | C.③ 车位 | D.④车位 |
A.省会(首府)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宗教 | B.以灌溉农业为主 |
C.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地区 | D.铁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

【小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受到单一气团控制 |
B.有冷锋过境 |
C.有暖锋过境 |
D.受到反气旋控制 |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
C.周三河流水位最高 |
D.周三、周四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
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 |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 |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金沙江下游、川滇交界的溪洛渡水电站克服窄河谷、高水头、巨泄量的技术难题,将厂房、道路全设在开挖的巨大地下洞室内,筑坝石料则全源于从洞室挖出的玄武岩。溪洛渡水电站因遵循“质量、廉洁和可持续性”的核心原则,拿下了水电站领域的“诺贝尔奖”,开启了中国水电大坝智能时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溪洛渡水电站建设过程中A.冬季经常因低温冻害影响工期 | B.喀斯特溶洞危及洞室的安全 |
C.库区蓄水后会淹没大量农田 | D.必须提高大坝、洞室的抗震能力 |
A.提高水电站场内的道路桥隧化 | B.场内建设多处工业废水处理厂 |
C.在库区设置鱼类增殖放流站 | D.水电站建设及运行高度智能化 |
A.减少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 | B.长江下游河床迅速拓宽加深 |
C.增加三峡库区蓄水库容 | D.延长三峡库区的预期年限 |

【小题1】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丘陵区适合种植茶树、苹果等经济作物 |
B.甲处与乙处海底的相对高度最大是548米 |
C.在A、B、C三地中,选择C处建设大型港口最佳 |
D.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坡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B.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C.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小题1】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A.向北流 | B.向南流 | C.向西南流 | D.向西北流 |
A.河漫滩面积较大 | B.积水时间较短 |
C.位于河流下游 | D.河道形成较早 |

【小题1】图中关于气压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 B.Q1是低压中心 ,P地天气晴朗 |
C.乙地日较差大于甲地 | D.甲地风速小于乙地 |
A.河流此季节流量大 | B.湖泊为咸水湖 |
C.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 | D.引水线路②可以自流 |
A.图中耕作区需经①线引水实现自流灌溉 |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大庆 |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 D.可能是北京时间1月1日16时 |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有拓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人口迁移 | B.经济全球化 | C.城市化 | D.逆城市化 |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
B.每逢春节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增大 |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兴起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是把名家书法墨迹镌刻在木板或者石板上,然后拓印成墨本并装裱成册的技艺,整个生产过程由纯手工完成。其工序可分为选稿、选材加工、雕版、拓印和装帧。雕刻木材主要为平原地区生长缓慢、木质较硬、纤维较短的梨木和桃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衡水市从事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的人员较少,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将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技艺得以重新发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1年以前,衡水市从事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的人员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雕刻原料紧缺 |
B.从事法帖雕版拓印技艺收入低 |
C.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工序烦琐 |
D.当地劳动力人口严重不足 |
A.制作原料数量增多 | B.生产技术改进 |
C.市场份额潜力大 | D.政府政策支持 |
A.开发雕版拓印产品市场,扩大销售范围 |
B.挖掘文化内涵,传承技艺 |
C.扩大优质梨木、桃木的种植面积 |
D.增加资金投入,采用机械替代手工拓印 |
L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纺织服装巨头,其市场定位为中高端。该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 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如果获得来自欧洲的成衣订单,L集团从韩国买纱并运往台湾进行纺织和染色,到中国订购拉链,之后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生产”。下图为L集团的供应链 管理服务模式。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材料,虚拟供应链的核心是( )
A.消费者需求 | B.产品开发 | C.产品组装 | D.原材料采购 |
A.市场 | B.劳动力 | C.技术 | D.原料 |
A.组建跨国集团,开拓世界市场 | B.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实现产品款式多样化 |
C.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 D.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 |
“学会《更路簿》,能当海师傅”。《更路簿》是古代海南人发现和开发南海诸岛的真录,是自古以来渔民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更路簿》采用罗盘加针位(见下图)的方法确认方向,更数计算两地距离(1更约为10海里)。如《更路簿》第一条“自大潭(海南岛潭门港)去船岩尾(西沙群岛)用乾兵十五更收”,含义是从大潭启程,到西沙群岛,采用乾巽位(即由西北315°向东南北135°)行驶十五更即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自干豆(西沙群岛的北礁)回大潭门(海南岛潭门港)用壬丙七更转回己亥五更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大潭门在干豆的西北方向
②大潭门在干豆的东南方向
③从干豆到大潭门需要航行约70海里
④从干豆到大潭门需要航行约120海里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2月、7月 | B.5月、10月 |
C.8月、12月 | D.11月、5月 |
A.向东偏 | B.向西偏 |
C.向南偏 | D.向北偏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