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38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某河流平面图、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判断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哪一岸?并解释其理由。
(3)若图1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若图1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5)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哪里?为什么?
2.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115°50′E~120°47′E,23°30′N~28°19′N。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的漳、厦、莆仙一带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区分,春秋相连,夏季长达6~10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 200—2 200毫米。5~11月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为118.85万hm2,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 ㎡,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壤多为红壤。
(1)分析福建主要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3.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A.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
b.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表现有哪些?
(2)2000年,该地区的城镇体系共分_____________级,其中服务功能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对E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推动因素是_____________。
(3)b图中曲线①②正确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___,该城市在80年代以后出现的城市现象,称之为_________,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10题)

4.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小题2】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5.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外力作用a、b、c、d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下图中①到④ 代表不同的岩层,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处钻井
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
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箭头所示
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6.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不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小题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功能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
D.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7.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题。

【小题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
【小题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小题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
8.
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和“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读左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L—Q—N—P—M
B.P时期劳动力不足
C.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
【小题2】读右图数据可知
A.移民缓解了该国的老龄化问题
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C.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D.该国可能是印度
9.
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
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10.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a、bB.c、dC.d、eD.b、e
【小题2】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②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水陆运输发达,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B.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C.主要靠雇佣经营
D.需要劳动力多
11.
下图为某农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农场冬季需要调入的生产要素最可能是
A.水资源B.化肥C.农业机械D.运输工具
【小题2】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①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2.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据此完成问题。
“一边倒”桃树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为更好地利用
A.水分条件 B.光照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
13.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小题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3.选择题(共1题)

14.

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