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据此完成问题。
“一边倒”桃树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为更好地利用
A.水分条件
B.光照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7-08 01:27: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鄱阳湖平原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区,近年来兴起了稻鸭共作的耕作方式。农民将雏鸭放入稻田,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为水稻除草、松土、增氧;同时鸭子长时间生活在稻田里,还能起到控虫、供肥的作用,到水稻收割前一个月左右再集中收回鸭子,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该稻米产区相符合的生产特点是
A.商品率高
B.单产高
C.科技水平高
D.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稻鸭共作模式无法降低
A.农药成本
B.肥料成本
C.种子成本
D.饲料成本
【小题3】与传统方式相比,稻鸭共作能减少行间杂草,其原因在于
A.水稻生长,挤占了杂草生长空间
B.鸭子活动,抑制了杂草光合作用
C.水体养分缺乏,不利于杂草生长
D.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杂草生长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最适合发展耕作业的是②
B.图示海域可能形成大渔场
C.图中植被分布变化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位于北半球
【小题2】有关图中P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最显著月份7月
B.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C.形成与风力作用相关,最显著月份1月
D.组成物质大小混杂无分选
【小题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同类题3
图14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34~36题。
【小题1】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小题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小题3】从1961年至199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同类题4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D.混合农业
【小题2】下列不属于该地区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
C.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
D.丰富的劳动力
【小题3】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利工程量小
B.机械化水平高
C.小农经营的粗放生产
D.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同类题5
如图为加拿大植被、农业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加拿大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气候
C.地形、水源
D.矿产资源
【小题2】有关图中甲、乙两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农业区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乙农业区城市众多,适合发展乳畜业
C.甲农业区水热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D.乙农业区温和湿润,适合发展花卉种植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