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直线画出箭头,表示水循环路径。
(2)补画图中缺少的两个水循环重要环节,并注明名称。
(3)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
(4)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该水循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可以直接控制的环节是 。





(1)在图中用直线画出箭头,表示水循环路径。
(2)补画图中缺少的两个水循环重要环节,并注明名称。
(3)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
(4)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该水循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可以直接控制的环节是 。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小题2】下列属于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是()

【小题1】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A.大气降水量增加 | B.地表径流量增加 |
C.水汽输送量增加 | D.地下径流量增加 |
A.伐木樵采 | B.平整土地 |
C.修建梯田 | D.修建水库 |
3.
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距流域调水、降水 |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4.
【小题2】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
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 |
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
A.空气湿度大 | B.风速大 |
C.光照强 | D.气温高 |
5.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小题1】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 )
A.①—下渗 | B.②—蒸发 | C.③—水汽输送 | D.④—降水 |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②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6.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小题2】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是()
【小题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小题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风海流 | B.上升流 | C.暖流 | D.寒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7.
(双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小题3】【小题4】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小题1】【小题2】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
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
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B.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D.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 |
8.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是某地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
D.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
9.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于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
【小题2】拦蓄和利用雨水,主要可解决下列什么矛盾( )
【小题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
A.蒸发 | B.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径流 |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 |
B.“三峡”的水能资源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水体的势能 |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
11.
下图中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R 1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小题2】图甲所示区域为世界重要的产棉区,根据材料分析,其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光照充足 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 ③产棉区地形平坦 ④劳动力丰富
【小题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
①土地沙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植被破坏
【小题4】L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小题1】图甲中R 1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 | B.高山冰雪融水 | C.湖泊水 | D.地下水 |
①光照充足 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 ③产棉区地形平坦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①土地沙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植被破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
13.
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小题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
【小题3】下列地区循环最活跃的是 ( )
【小题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 B.海陆间循环 |
C.地壳物质循环 | 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
A.河流水 | B.湖泊水 | C.地下水 | D.冰川水 |
A.南极大陆 | B.长江流域 | C.亚马孙河流域 | D.撒哈拉沙漠 |
14.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水的社会循环()
【小题2】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小题3】污水再生回用()

【小题1】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 |
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
B.只适用于城市 |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
D.属于节流措施 |
15.
2011年8月30日,持续强降水使海南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次降水量的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大体是()
【小题2】此次海南降水的主要来源是( )

【小题1】此次降水量的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大体是()
A.东多西少 | B.南多北少 |
C.中间多四周少 | D.沿海多内陆少 |
A.亚欧大陆湿润空气南下 |
B.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 |
C.赤道湿热大气对流上升 |
D.太平洋上的湿热空气 |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