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双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小题3】【小题4】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B.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D.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2-04 04:22: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段为“地上河”(河道高于两岸地面的河流)。江河段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的是_______图。
(2)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面积大小随时间而变化,也会影响风力大小的变化。鄱阳湖湖区有明显的湖陆风(一天中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但最强盛的时期为每年______月,其原因除此时影响湖区的大气环流微弱外,还有______________。
(3)上左图是现今出露地表高1400多米的庐山花岗岩奇峰,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分析庐山奇峰形成的内、外力作用过程及地壳运动状况。
(4)上右图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冲积平原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从工业革命时期以后,一直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先驱,工农业发达,图为德国工农业分布图。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
(1)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运输行业发展,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归纳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2)指出德国北部农业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3)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经验,分析榆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后期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类题3
研究表明,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呈正相关,而光照强度显著受含沙量的影响。长江每年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海,沉积的泥沙向口外海域扩散呈明显的季节性,导致口外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读“长江口外水域洪、枯季节平均含沙量分布(单位:kg/m3),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冬季相比,夏季
A. 长江口泥沙堆积多,口外水域含沙量高
B. 长江口泥沙堆积多,口外水域含沙量低
C. 长江口泥沙堆积少,口外水域含沙量高
D. 长江口泥沙堆积少,口外水域含沙量低
【小题2】长江口外海域含沙量冬夏季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A. 夏季风扰动海水,长江口泥沙向外海扩散
B. 夏季含沙量较大的长江水进入外海
C. 冬季风扰动海水,长江口泥沙向外海扩散
D. 冬季含沙量较小的长江水进入外海
【小题3】若仅考虑光照强度,与夏季相比,长江口外海域冬季
A. 水体透明度高,浮游植物数量多
B. 水体透明度高,浮游植物数量少
C. 水体透明度低,浮游植物数量多
D. 水体透明度低,浮游植物数量少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潜在蒸散发量表示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散量(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量),潜在蒸散发量的多少主要受气温、湿度、辐射等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潜在蒸散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可以估算区域干湿状况、作物需水量,进而为水资源合理规划提供依据,降水量小于潜在蒸散发量时出现水量赤字,降水量大于潜在蒸散发量,且土壤蓄水良好,则水量可能有盈余。图8示意厄瓜多尔潜在蒸散发量分布。
(1)描述厄瓜多尔潜在蒸散发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2)分析处于山间盆地的甲地潜在蒸散发量较大的原因。
(3)指出种植同类农作物情况下,乙、丙两地农业灌溉水量较大的地区,并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5
水循环在促进物质迁移的同时,也带动了能量的流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