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外力作用与地貌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2338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6

1.综合题(共2题)

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①②两地河流地貌的类型,并任选其一说明形成原因。
(2)说出图中③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在野外考察时,识别该地质构造的主要依据。
(3)列举图a中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并简述水在各要素间的循环过程。
2.
(题文)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北德平原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
说出北德平原地貌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的外力作用。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地势特征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
B.甲地因地壳上升形成较厚沉积层
C.乙地是因褶皱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
D.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可为甲地提供沙源
4.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5.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下列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小题2】直接以岩石风化物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6.
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数字与下图中景观图有对应关系的是(  )
A.①—丙B.②—丁
C.③—戊D.④—己
7.
下图为我国云贵高原某地地质、地貌和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示地区岩石、地貌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页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B.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C.页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小题2】图示地区(  )
A.岩层、地貌的形成顺序是③①②
B.岩层①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
C.河流④处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D.暗河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8.
下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的变迁。回答下题。

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
9.
图乙为图甲中沿Q点所在大陆某一剖面线做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题。

使陨石集中分布于图乙所示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搬运作用B.冰川搬运作用
C.海浪侵蚀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10.
在光照充足、水温约为20~30℃的温暖、洁净海域,珊瑚的造礁作用旺盛。下图示意达尔文提出的珊瑚礁由岸礁—堡礁—环礁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A.岛屿因外力侵蚀低至海面以下
B.珊瑚礁因堆积作用体积逐渐扩大
C.潟湖中储存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D.珊瑚礁会加速海浪对岛屿的侵蚀
【小题2】最可能有珊瑚礁集中分布的是(  )
A.濒临欧洲西部的海域B.暖流经过的大陆坡海域
C.热带大陆架海域D.温带河流入海口海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