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下列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小题2】直接以岩石风化物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1-17 11:2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陡崖的成因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形成
B.断块下陷形成
C.外力侵蚀形成
D.板块碰撞形成
【小题2】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
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水堆积
同类题2
“蓝窗”是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A.内力作川起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C.海水佼蚀起主导作用
D.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小题2】形成蓝窗的岩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
(1)简述图中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2)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箭头③是__________。(2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2分)
A.丙处的物质来自岩石圈
B.大量火山灰导致①作用明显减弱
C.在与丙交界处的丁岩层,可能会形成变质岩
D.城市化过程可能会导致e环节数量的增多
(4)在a、b、c、d环节处的线段上画上箭头以表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2分)
同类题4
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矿床所在岩层岩石最有可能是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型岩浆岩
D.侵入型岩浆岩
【小题2】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B.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C.乙处岸边河水比对岸河水浅
D.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同类题5
大规模的霾现象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霾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