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15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45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单选题(共9题)

1.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
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小题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碛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碛可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小题3】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
A.农业景观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D.径流量季节变化
2.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小题2】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小题3】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
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年4月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A.邻近大中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
【小题2】为了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4.
下表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面积和区域密度指标。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备注规模城市是指人口数量在50万及以上的城市,城镇人口密度是指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城镇人口数量。

【小题1】表中数据表明(  )
A.“长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B.“珠三角”规模城市数量最多
C.“珠三角”城镇用地面积最大D.京津冀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最大
【小题2】造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密度指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人口规模差异B.区域内、外部交通条件差异
C.区域自然条件差异D.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强弱差异
5.
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将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海外美国企业将生产线搬回美国。目前美国“流失”在海外的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回流”。下图为美国制造业人数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海外制造企业回流美国的主要障碍是
A.制造业生产力下降B.远离消费市场
C.资金不足D.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不足
【小题2】与美国海外制造企业加速“回流”的原因无明显关联的是
A.运输成本增加B.海外地区工资上涨
C.本国政策的支持D.国外市场的保护政策
【小题3】应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
A.进口美国产品,替代国内制造品B.加大政策支持,留住美资企业
C.研发创新,占据制造业高端链条D.扩大产能,保持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
6.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是我国首条1 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读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淮南资源浪费状况B.加快当地重工业发展
C.加强区际联系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小题2】该工程有利于淮南(  )
A.减轻环境污染B.促进经济发展
C.科技水平的提高D.彻底解决交通运输压力
7.
读我国A、B两地2014年部分统计数据表,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  )
A.劳动力素质高B.产业结构成熟
C.人均耕地面积大D.经济发达
【小题2】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  )
A.技术B.原料
C.劳动力D.燃料
8.
河南三门峡市、陕西渭南市和山西的运城市、临汾市,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角区域,这片拥有5.8万平方公里土地、承载1700万人口的区域,能源、矿产、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作“金三角”。由于受行政边界分割的影响,该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受到制约。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对“金三角”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下图示意黄河“金三角”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金三角”四市区域合作的前提是
A.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相近B.资源结构相同,类型齐全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互补性强D.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优良
【小题2】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主要意义是
①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  ②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发展
③推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  ④承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小题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小题3】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