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小题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加扩大 |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
2.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P=Q=M=O>N B. 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 MO为晨线 D. NO为晨线
【小题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 N地地方时为6:00
C.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 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P=Q=M=O>N B. 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 MO为晨线 D. NO为晨线
【小题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 N地地方时为6:00
C.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 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3.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
【小题2】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小题3】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
A.甲—乙段 | B.乙—丙段 | C.丙—丁段 | D.丁—甲段 |
A.北半球,向北移动 | B.北半球,向南移动 |
C.南半球,向北移动 | D.南北球,向南移动 |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 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 | 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
4.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回答下题。

卫星发射当日( )

卫星发射当日( )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
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
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
5.

【小题1】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
【小题2】已知②点的纬度为15°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期恰好为5月1日。据此推测,这一年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可能为( )
下图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①点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交接线的最北端,②为该交接线上一普通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
A.30°E | B.59°W |
C.21°E | D.无法确定 |
A.10.5°S | B.15°S |
C.19.5°S | D.24°S |
6.
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


【小题1】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 B.四川盆地 |
C.江南丘陵 | D.华北平原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B.正处于6月 |
C.白昼逐渐增长 | D.黑夜逐渐增长 |
7.
【小题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小题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
A.1小时40分钟 | B.2小时20分钟 |
C.3小时20分钟 | D.4小时40分钟 |
8.
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如图6所示,OL为当地一竖立直杆,OP和OQ是某日不同时刻OL的日影。图7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某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直杆所在地的纬度为 ( )
【小题2】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 ( )


【小题1】直杆所在地的纬度为 ( )
A.80°S | B.80°N | C.75°S | D.65°N |
A.8小时、14小时30分 |
B.10小时、13小时30分 |
C.16小时、9小时30分 |
D.17小时、10小时30分 |
9.
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岛日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影响甲、乙两岛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
①经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太阳直射点位置 ④地形、海拔 ⑤当地人的作息时间

【小题1】关于甲、乙两岛日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上的居民不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 |
B.甲岛上的居民有可能在当地的冬至日前后,比乙岛先看到日落 |
C.乙岛上的居民即使在12月22日前后,也比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 |
D.在一年中,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的时间远比乙岛多 |
①经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太阳直射点位置 ④地形、海拔 ⑤当地人的作息时间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③⑤ |
10.
下图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读图,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5月1日 | B.6月1日 |
C.7月1日 | D.8月1日 |
11.
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完成下题。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2.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