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河流侵蚀地貌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985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3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________米以上。
(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什么?
(3)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
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什么?
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什么?
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
(2)该河流_______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______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_______(侵蚀)作用,也有________(侵蚀)作用。

2.单选题(共17题)

3.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4.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
A.B.C.D.
5.
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6.
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题。

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7.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列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B.bC.cD.d
【小题2】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8.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
【小题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
9.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U”型谷B.水流湍急
C.为“V”型谷D.水深壁陡
【小题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溯源侵蚀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
10.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A.溯源侵蚀B.下蚀
C.侧蚀D.垂直地面的侵蚀
11.
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河的横剖面呈“V”字形
B.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
C.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
D.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为主
12.
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U”型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
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13.
在我国南方某地河流的曲流处有一座古桥,下图是沿桥画出的河流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在历史记录上,桥梁的B岸一侧比A岸一侧重修的次数多,主要原因可能是B岸一侧(  )
A.河水堆积作用强
B.河水侵蚀作用强
C.地壳运动剧烈
D.矿产开采量大
14.
读下面两幅图,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D.河谷横剖面由“U”型变为“V”型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我国南方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该区域海拔大多在1~-798 400米之间,地表起伏较大,沟谷众多,森林茂密,河水清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该区域沟谷众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搬运、堆积
C.流水侵蚀、搬运
D.流水搬运、堆积
【小题2】该区域河流河水清澈,含沙量小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地表起伏较大
C.沟谷众多
D.森林茂密
16.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小题2】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17.
下图表示某河段在自然状态下河岸的变迁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该河段河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河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甲时期河岸形成时间早于乙河岸
C.河岸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D.①②③三处,①处侵蚀作用最强
18.
流水对地貌形态的影响普遍而强大,但在不同地区,流水作用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流水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A.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向下侵蚀强烈,常形成峡谷
B.在上游山区,河流以侧蚀为主,常形成“V”形谷
C.山区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常形成冲积扇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小题2】瀑布的形成原因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下列有利于瀑布发育的条件是(  )
①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②流水的沉积作用 ③断层构造带发育 ④河床岩石软硬不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风化剥蚀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小题2】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所在的林芝地区1990-2000年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568.71km²。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增多B.气温下降C.生态破坏D.气候变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