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三次测评文综地理试题 Word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9658

试卷类型:三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深埋超过2000m)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它遍布地球每个角落的地下几千米深处。干热岩地热发电的流程为:通过注入井将低温输入地下4-8千米的岩层中,经过高温岩体加热后,再通过生产井将高温水、汽回收发电。发电后将冷却水通过高压泵再排至注入井中,重新循环利用。干热岩地热发电的成本与以煤炭和天然气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的成本大体相当,是风力发电的一半,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近40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干热岩的研究开发项目。从1985年开始,日本开始对开发该能源进行研究,至2002年8月建立了干热岩发电厂。

(1)简要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开展干热岩研究开发项目的原因。
(2)简述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干热岩地热发电的优势。
(3)分析日本开发干热岩地热能的优势条件。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美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汇入加利福尼亚湾。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下游地势低洼,平均年降水量不足l00mm,汛期出现在4、5月份。流域覆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 被誉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拉斯维加斯市 90%的饮用水都来自科罗拉多河,依靠胡佛大坝输出的电力成为今天的世界娱乐之都。科罗拉多河曾经狂野不羁,每年春末夏初,洪水携裹近亿吨泥沙流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该河被驯服,并促进了其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但自1998年以后,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1)简要分析科罗拉多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说明科罗拉多河下游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说明科罗拉多河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的原因。
(4)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了多个大坝和大型引水工程,由此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有人主张拆除,有人反对拆除。对此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藏以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人文景观和辉煌灿烂的历史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

分析说明去西藏旅游时的必备物品及理由。
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随着外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塑料污染也日益严重。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中国每天超过2,000万份的外卖,用掉的餐盒摞起来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塑料袋可覆盖168个足球场……我们每天吃外卖产生的垃圾量如此巨大,令人惊叹!调查发现,包含了剩菜剩饭、沽了油污的外卖餐盒连同塑料袋,无论质量好坏,都难以回收,只能和其他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处理。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严重加剧了环境负担。

说明废弃的外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并提出解决措施。

2.单选题(共3题)

5.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B.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C.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
D.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小题2】“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是
A.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干旱,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水资源
B.该地有神秘的海洋动物活动造成船只失事
C.该地在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
D.浅滩导致船只搁浅
【小题3】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A.此处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B.浓重的海雾使得火烈鸟不容易被猎人发现
C.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D.该地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6.

   下图所示我国西南某河流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PQ河段河谷的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
A.地形落差大,流速快B.流水侵蚀以下切侵蚀为主
C.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易侵蚀D.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小题2】QR河段沙洲形成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小题3】关于甲地沙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②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⑤冬季的偏北风把沙吹过来的
④甲地的沙来源于QR河段的沙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材料一: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拔5300m以上,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增加
B.海拔5300m以上的地区,夏季多地形雨,降雪量较大
C.夏季的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冬季
D.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
【小题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约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
B.高海拔地区地势陡峻,积雪难以留存
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积雪的升华量大
D.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别处
【小题3】与春季相比,该山地海拔约1200m以下夏季积雪覆盖面积不变,其原因是
A.积雪春夏季消融情况相似
B.200m以下,温度高,无积雪留存
C.积雪已在春季消融殆尽
D.夏季融化的雪量和降水补充的雪量相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