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随着外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塑料污染也日益严重。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中国每天超过2,000万份的外卖,用掉的餐盒摞起来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塑料袋可覆盖168个足球场……我们每天吃外卖产生的垃圾量如此巨大,令人惊叹!调查发现,包含了剩菜剩饭、沽了油污的外卖餐盒连同塑料袋,无论质量好坏,都难以回收,只能和其他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处理。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严重加剧了环境负担。

说明废弃的外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并提出解决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1:15: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年来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城市年产生活垃圾达4亿多吨,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抛弃的垃圾,总有一天会反噬我们自己和社群。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能否作为化肥使用的“两废”分类,到1999年的“无机、有机和有毒有害”三分类,如今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分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疑惑。台北市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始终贯彻垃圾按照一般垃圾、资源类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资源类可回收垃圾由政府免费清运,一般垃圾按专用垃圾袋收费清运,形成了“多扔垃圾多出钱”的垃圾收费机制。2004年对一般垃圾中的厨房垃圾又分为“养猪厨余”(剩菜剩饭类垃圾)和“堆肥厨余”(未经烹调的菜根菜叶垃圾)两小类。台北市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实行全民动员,垃圾日均量由2000年2970吨到2009年的1009吨,到2010年台北已实现垃圾零掩埋的目标,曾经规划的新垃圾填埋场已无需兴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垃圾分类处理
A.降低资源浪费率B.增加了垃圾的污染
C.降低了环境质量D.增加了垃圾的数量
【小题2】导致上海市和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果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居民饮食结构差异B.政府激励约束差异
C.居民文化素养差异D.处理垃圾能力差异
【小题3】在减轻生活垃圾危害中,公众可普遍参与的行动是
A.少用一次性用品,有序分类投放垃圾B.及时填埋垃圾,减轻垃圾造成的污染
C.垃圾堆肥回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D.建立垃圾发电厂,实现废弃物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