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共同体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00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5

1.选择题(共19题)

1.
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撤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A.跳楼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
2.
夏季风不能到达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原因是()
A.夏季风被青藏高原挡住了
B.距海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
C.纬度高,冬季风阻挡了夏季风深入
D.海拔太低,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
3.
读 “我国某季节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图表示我国盛行风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
我国四大直辖市中,最年轻且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    )
A.京B.津C.沪D.渝
5.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龙的传人》,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根据此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作为龙的传人,你能描述出祖国的半球位置吗?()
A.东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小题2】从五带位置来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温带B.南温带
C.热带D.北寒带
【小题3】就海陆分布而言,我国属于()
A.内陆国B.半岛国家
C.海陆兼备之国D.岛国
6.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A.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7.
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A.韩国B.菲律宾C.印度尼西亚D.日本
8.
1958年的我国政府宣言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的一切领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海洋中,属于内海的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小题2】夏季,大家喜欢到山东青岛海滨浴场去避暑,你知道该浴场属于哪个海域?()
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
【小题3】你知道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多少?()
A.13个 6个B.14个 7个C.13个 7个D.14个 6个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报告里提出的中华民族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 )
A.53个B.56个C.34个D.55个
【小题2】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哪里?( )
A.江苏B.西藏C.云南D.广西
【小题3】下列关于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汉族分布遍布全国
B.各民族地区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特点
C.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D.少数民族分布地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10.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上游峡谷修建水库B.在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C.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D.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11.
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
A.B.
C.D.
12.
下列有关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黄河
B.长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珠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世界上长度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运河
13.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因素
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
14.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5Ω,R2的最大阻值为4Ω,那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移向B端时,伏特表的示数是(   )

1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5Ω,R2的最大阻值为4Ω,那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移向B端时,伏特表的示数是(   )

16.
地形的骨架是指(  )
A.高原B.山脉C.盆地D.丘陵
17.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全国普遍高温B.全国普遍低温C.越往北气温越高D.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18.
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到哈尔滨
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海口
D.北京到乌鲁木齐
19.
“橘化为枳”是一句古老的成语,《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解释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着何,水土异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里的“淮”与一列山脉组成的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天山—淮河一线
C.昆仑山—淮河一线D.阴山—淮河一线
【小题2】下列关于该地理分界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我国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小题3】造成“橘化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
C.人为原因D.土壤差异

2.解答题(共2题)

20.
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____   ____山脉,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___高原。
(2)②______  ________,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东侧是有“黑土地”之称的___  _____平原。
(3)③是___ ______,与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侧的耕地类型是_____ ____(“旱地”或“水田”)。
(4)填出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④____  _____省 ⑤___  ______(行政中心)
A______   ___(国家) B_____   ___(国家) C________海
21.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季。 
(2)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A区域位于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地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河。 
(3)我国沙尘暴最严重B区域位于__________高原西部。该高原上草原广布,大力发展_________业。 
(4)A、B两区域成为沙尘暴的多发地带,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气候_______,降水稀少,地表多疏松沙土。 
人为原因: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