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 卑劣(liè) 阻遏(è) 蛮横(hèng) 暴风骤雨(zhòu )
B. 寒噤(jìn) 瞭望(liáo ) 墮落(duò) 挑拨离间(jiàn )
C. 襁褓(qiáng) 绚丽(xuàn) 狩猎(shòu) 风雪载途(zài)
D. 龟裂(jūn) 沙砾(shuò) 奠定(diàn) 相辅相成(fǔ)
A. 地方政府在面对公众关切的“乱收费”问题时,不能固执已见、强词夺理。
B. 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C. 每年钱塘江涨潮时,许多世界级的冲浪高手,都会在风口浪尖上展现高超的冲浪技艺。
D. 对于学校不准带手机回校的规定,李文同学一向阳奉阴违,也难怪被处分。
A. 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子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准确定位的电子设备。
B. 随着时令性水果的大量上市,水果供应短缺的局面应会得到改变,水果价格将会回落。
C. 近年来, 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D.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①⑤④②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③②④① D. ④⑤③①②
2.诗歌鉴赏- (共1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写出诗中以动作描写刻面宫使粗暴蛮横行径的两句诗。(2)后人在谈论这首诗时,特别赞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请你对这两句诗作简要的赏析。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深秋,一望无际的森林里,树叶全落了。老榆树阴郁地站着,把满身皱纹藏在褐色的苔鲜下面。无情的秋天剥去了它们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一条新修的路基从车站的石头货台伸向森林。路基周围是蚂蚁一样密集的人群。讨厌的粘泥在靴子底下扑哧扑哧直响。路基两旁的人们狠劲地挖着土。铁器发出沉重的撞击声,铁锹碰着石头,铿然作响。雨像用筛子筛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冰冷的雨水渗进了衣服。雨水也冲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装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
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
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房的空架子,凄凉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东西,凡是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的,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门窗成了张口的大洞;炉门成了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好多地方露出了椽子。唯一没有遭劫的是四个房间里的水泥地面。每天夜里,四百个人就穿着里外湿透、溅满泥策的衣服躺在上面睡觉。大家在门口拧衣服,脏水一股股流下来。他们用最难听的话咒骂这恶劣的天气和遍地的泥泞。水泥地面上薄薄地铺了一层干草,他们紧挨着睡在上面,相互用体温取晚。衣服冒着气,但是从来没有干过。雨水渗过档窗洞的麻袋,滴落到地上。雨.点像密集的裹弹敲打着屋顶上残留的铁皮。冷风不断从破门缝里吹进来。厨房是一座破旧的板栩。早晨大家在这里草草吃完茶点,就到工地上去。午饭是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几乎跟煤一样黑的面包。城里能够供应的只有这些东西。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节选文段中,人们修筑路基的原因是什么?(2)人们在修筑路基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母亲手上的老茧
郭壮丽
①不都不觉中,母亲已离开我九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原本以为对母亲的印象会日渐模糊。然而母亲那双手仿佛是刻印在了脑海中一般,我越来越清晰地记得那双手上爬满了老茧。
②记得我上小学时,母亲整天穿着一身破旧衣服,戴一个沾满了猪食的围裙,拖着沉重的雨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的猪圈中,看着猪欢快地吃食,脸上布满了幸福。我拿着奖状、哼着小曲儿,蹦跳着跑向母亲。“我女儿是最棒的!过年给妮儿杀头猪解馋!”母亲高兴地接过奖状。我突然发现母亲的手上开始长了茧,有些是红红的新茧。母亲捧起我的脸使劲亲吻,手上的茧扎得我生疼。可是,我的心里更心疼母亲。
③记得那年盛夏的一天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去后山上捉知了。贪玩的我们忘记了时间,下山归来,整个村庄漆黑一片,吓得我们抱成一团,蹲在原地不敢动弹。突然,黑暗中出现一个跳动的光点,越来越近……“是妮妮吗? 我是妈妈,别怕!”“我妈妈,是我妈妈!”我一边哭着,一边扑倒在母亲的怀中。“别哭,这么大了,多丢人!“母亲边说边用手拭去我眼角的泪水。黑暗中,抓着母亲布满茧子的手,我心里顿时觉得踏实了。
④记得母亲患病初期,正逄我高考前一个月。母亲做手术的医院离学校很近。中午放学后,我去医院看望母亲。此时的母亲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说:“都是这气人的阑尾炎害的,还耽误了妮妮的学习!”“那高考后,妈妈要来接我!”不懂事的我急切地希望母亲能和我一起庆贺高中生活的结束。“一定!“母亲边说边用尽全身力气抓紧我的手。母亲手上的老茧很硬很扎,却给我莫大的力量。
⑤高考结束后走出考场的那-刻,在茫茫人群中,我一眼便望见了母亲。此时的母亲头发已变得稀少,身体也像被抽干了水分一般,干枯萎缩。母亲高兴地用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拉着我,说:“走,带你去吃大餐!”
⑥由于高考发挥失常,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当时只能考个二本。我在走与复读的选择中纠结。“不能复读,一定要走! ”一向民主的母亲却当机立断,为我抉择。开学那天,母亲送我到学校,为我挤在人群中缴费,为我排队领取衣被,为我铺床,陪我走遍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最后,母亲挥手离开。望着母亲停留在空中的手,我发现母亲手上的老茧又厚了一层。
⑦上大二的一天下午,我徜徉在图书馆里。手机铃声响起,是父亲的电话:“妮妮,你哥正去接你的路上,你和你哥马上回来,你妈妈不好了……”电话那边的父亲一度哽咽。 “妈妈……挂下电话,我像个傻子似的立在那里,脑海中浮现母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⑧那天雾很大,我和哥哥坐的车穿行在一望无际的雾中。车上的哥哥一直沉默,只是紧紧地攥着我的手,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席卷而来。凌晨1点,我和哥哥终于到家,门口聚集着好多人。“妈妈…… 我边喊边冲进人群,直奔正屋。母亲一人静静地躺在正屋中央的床上,此时的母亲是如此安详、安静。我顿悟,母亲走了……
⑨我掀开被褥,一把抓住了母亲冰冷的手。母亲的手上爬满了一层又一层老茧,我的心锥心地痛,一任泪水横流……
⑩后来,父亲说母亲的阑尾早在20岁时就已经切除了。原来,母亲住院不是因为阑尾炎,而是得了不治之症。因怕影响我的学业,她才瞒着我。父亲还说,母亲临走时还说希望我不要因为她没有让我复读而抱怨她……
⑪每每想到母亲,我都会握紧双手,心里默默地说:“妈妈,妮妮长大了,妮妮手上也开始爬茧了!”
(节选自《黄河.黄土.黃种人》,有删改)
【小题1】选文中,母亲手上的老茧牵动着“我”的情感变化,请结合选文完成表格。时间 | 上小学时 | 盛夏的一个晚上 | 母亲患病初期 | 上大二的某天深夜 | |
事件 | “我”得奖状后,母亲捧着“我”的脸亲吻 | 黑暗中“我”抓住母亲的手 | C | 母亲去世,“我”握着母亲冰冷的手 | |
“我”的情感 | A | B | 振作 | D | |
【小题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此时的母亲头发已变得稀少,身体也像被抽干了水分一般,干枯萎缩。
【小题3】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车上的哥哥一直沉象,我攥着哥哥的手。一种从来有过的恐惧感席卷而来。
【小题4】选文第⑩段为什么不能刷去?
【小题5】选文多次写“母亲手上的老茧”有什么作用?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乐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赋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韩休为相
休①为人峭直②,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始,嵩④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⑤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⑥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⑦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⑧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
(注)①休:指韩休,唐朝宰相。②峭直:严峻刚直。③允: 与……相当。④嵩:指萧嵩,唐朝军事将领,官至宰相相。 ⑤上:指唐玄宗。⑥辄:就。⑦谏疏:直言劝谏的奏章。⑧殊:特别。【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B. 女有归(妇:女子出嫁)
C. 上尝临镜(临:面对)
D. 何不逐之(逐:追赶)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有( )
A. 天下为公 韩休为相
B. 不意韩休乃能如是 乃不知有汉
C. 一食或尽票一石 上或宫中宴乐
D.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嵩渐恶之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小题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认为大同社会的特征是: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们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B. [甲]文末句是全文的结论,用现实与理想社会对比,从而得出现实中的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将出现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
C. [乙]文中,因为有韩体这样刚正不阿,常常直言进谏的臣子存在,唐玄宗常常寝食难安。
D. [乙]文中,通过唐玄宗与左右的对话,可看出他是个懂得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君主。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