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乐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赋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韩休为相
休①为人峭直②,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始,嵩④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⑤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⑥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⑦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⑧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
(注)①休:指韩休,唐朝宰相。②峭直:严峻刚直。③允: 与……相当。④嵩:指萧嵩,唐朝军事将领,官至宰相相。 ⑤上:指唐玄宗。⑥辄:就。⑦谏疏:直言劝谏的奏章。⑧殊:特别。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B. 女有
归(妇:女子出嫁)
C. 上尝
临镜(临:面对)
D. 何不
逐之(逐:追赶)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有( )
A. 天下
为公 韩休
为相
B. 不意韩休
乃能如是
乃不知有汉
C. 一食
或尽票一石 上
或宫中宴乐
D. 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 嵩渐
恶之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小题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认为大同社会的特征是: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们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B. [甲]文末句是全文的结论,用现实与理想社会对比,从而得出现实中的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将出现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
C. [乙]文中,因为有韩体这样刚正不阿,常常直言进谏的臣子存在,唐玄宗常常寝食难安。
D. [乙]文中,通过唐玄宗与左右的对话,可看出他是个懂得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