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35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1

1.选择题(共19题)

1.
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地震C.寒潮D.台风
2.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3.
“白色岩漠”的景观可能会出现在(  )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
4.
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油菜
C.甘蔗D.小米
5.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6.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
A.人类耕作B.流水侵蚀C.风力作用D.冰川侵蚀
7.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西起贺兰山,东到大兴安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B.地表破碎,由河流搬运而形成深厚的黄土
C.黄土塬、梁、峁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景观
D.黄土高原以太行山与东北平原为界
8.
图中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  )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西双版纳
9.
以下关于陕西延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年多雨,降水均匀,自然灾害少 
②7、8月份降水量较多,多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③延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不易爆发旱、涝灾害 
④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发生旱、涝灾害 
⑤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可能引起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0.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
A.年降水量大,气候湿润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保护D.黄土结构疏松,多水平方向的裂隙
11.
要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当(  )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B.大量迁徙黄土高原上的居民
C.停止在黄土高原上开采煤矿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全部退耕还林
12.
下列省级行政区划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A.B.C.D.
13.
黄土高原环境的脆弱性表现在(  )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B.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D.水旱灾害频繁
14.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是 ( )
A.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B.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易溶于水
C.多窑洞和梯田
D.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15.
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长江中下游地区D.珠江流域
16.
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
A.修挡土坝,建梯田B.植树造林
C.减少载畜量,推广栏养D.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17.
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特征的主要原因为(  )
A.流水侵蚀B.凹陷作用C.地壳运动D.风力侵蚀
18.
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19.
有关黄土高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坦荡,一望无际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2.解答题(共4题)

20.
(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民居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建造这种民居主要是利用(   )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D.降水特点
(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   
(4)治理该地区环境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21.
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总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2)A处地形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_______。黄土高原传统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3)B处坡度较缓,若作为农业用地,比较适宜的是修建_______。为减少水土流失,C处应_______,D处应修建打坝淤地工程。
22.
下图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形成的恶性循环图”,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将代表文字的数字填入图中恰当的空格内: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洪水灾害增多 ③土壤肥力下降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人为原因有哪些?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是大力开展___工作,为此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工程措施是
23.
读“黄土高原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总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2)A处属于________(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地形较为________,通常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这里的传统粮食作物是________;B处坡度较缓,如果作为农业用地,比较适宜的是修建________。
(3)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受破坏后,很难恢复,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生态环境脆弱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人类活动历史短暂 D.地表崎岖不平
(4)C、D处流水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________等生物措施与修建_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