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7题)
1.
由总部在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首要原因是
【小题2】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

【小题1】中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首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 | B.技术进步 |
C.原料充足 | D.劳动力丰富 |
A.①基地 | B.②基地 |
C.③基地 | D.④基地 |
3.
【小题1】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电动汽车的普及有利于( )
普及电动汽车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下图中的黑点表示我国目前有电动汽车充电站覆盖的区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接近能源供应地 | C.是否沿海 | D.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 |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 B.改善大气环境 | C.减少能源消耗 | D.缓解铁路交通压力 |
4.
江门市长堤风貌街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


A.体现本地的民族特色![]() |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
C.节省建筑材料![]() |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
5.
下表是“中国1953年、1982年、2015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1953年和2015年人口数据的比较,错误的是
【小题2】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我国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1953年和2015年人口数据的比较,错误的是
A.2015年的人口总数比1953年大幅上升 | B.2015年人口老龄化情况比1953年严重 |
C.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比1953年高 | D.2015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1953年高 |
A.提高人口素质 | B.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 C.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
6.
读左图“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和右图“中国人口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小题2】人口最稠密的盆地是 ( )
【小题3】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小题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
A.准噶尔盆地 | B.塔里木盆地 | C.四川盆地 | D.柴达木盆地 |
A.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 B.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
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 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
7.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关于如何实现其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开展生态旅游 |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 | D.山区水能资源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
9.
读“四城市未来48小时的天气预报”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综合分析这两天的天气预报,我国最可能处于
【小题2】此季节,长江流域应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是om]

【小题1】综合分析这两天的天气预报,我国最可能处于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洪涝 | B.寒潮 | C.地震 | D.沙尘暴 |
10.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读右下图“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
【小题2】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 ( )
①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④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小题1】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
A.流量大,多凌汛 | B.水土流失严重 |
C.落差大,水流急 | D.洪涝灾害频发 |
①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④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潮不会影响我国的南方地区 |
B.台风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 |
C.干旱只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 |
D.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 |
12.
读“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最可能是( )
【小题2】关于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小题1】该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 | B.广州 | C.海口 | D.乌鲁木齐 |
A.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 B.季风气候显著 |
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 D.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集中于夏季 |
13.
广东中考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是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
①清洁环保 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 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①清洁环保 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 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4.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小题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

【小题1】上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 B.林地 | C.草地 | D.沙漠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5.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小题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 )

【小题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 B.北方地多水少 |
C.南方地多水也多 | D.北方地少水多 |
A.加强污水处理能力 | B.跨流域调水 |
C.大量抽取地下水 | D.修建水库 |
17.
以下是“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和德国鲁尔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小题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小题3】当前,辽中南工业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

【小题1】据图分析,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A.石油丰富 | B.水能丰富 | C.铁矿丰富 | D.煤炭丰富 |
A.海洋运输 | B.管道运输 | C.铁路运输 | D.航空运输 |
A.森林资源锐减 | B.劳动力资源短缺 |
C.土地资源减 | D.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
18.
现在人们利用网络平台团购水果,这种“互联网+农业”的优势是
①可省去中间的经销渠道,产品价格更实惠
②能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③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扩大消费市场
④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①可省去中间的经销渠道,产品价格更实惠
②能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③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扩大消费市场
④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
下图示意沪昆高速铁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省份中,沪昆高铁经过的是( )
【小题2】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有( )
①地形崎岖②水流湍急③滑坡、泥石流④冰川、冻土
【小题3】沪昆高铁通车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
【小题4】以下国家战略,最能体现我国海陆兼备优势的是( )

【小题1】下列省份中,沪昆高铁经过的是( )
A.河南省 | B.湖北省 | C.湖南省 | D.广东省 |
①地形崎岖②水流湍急③滑坡、泥石流④冰川、冻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促进昆明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消费 | B.加强上海物资转运,带动经济发展 |
C.利于上海产业升级,增强国际影响力 | D.增加昆明农产品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
A.一带一路开发 | B.南水北调工程 | C.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D.设立自贸区 |
20.
下列关于下图a、b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以上 |
B.a、b两地均受季风气候影响 |
C.由于受秦岭阻挡,a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
D.b地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 |
21.
下图是某大学自行车队“重走丝绸之路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行车队从济南到乌鲁木齐沿途经历,说法可信的是( )
【小题2】当自行车队抵达乌鲁木齐时,发现当地人们正在吃晚饭,此时济南的人们已准备就寝,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下列四个少数民族中,聚居于活动路线沿途的是( )

【小题1】自行车队从济南到乌鲁木齐沿途经历,说法可信的是( )
A.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 | B.人口越来越稀疏 |
C.河流越来越多 | D.少数民族越来越少 |
A.两地纬度差异大 | B.两地经度差异大 | C.两地的生活习惯不同 | D.两地的气候差异大 |
A.![]() | B.![]() |
C.![]() | D.![]() |
23.
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公路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线设计,主要是考虑了
【小题2】图示区域多发性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1】图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线设计,主要是考虑了
A.气候因素 | B.居民点分布 | C.地形因素 | D.工业分布 |
A.台风 | B.寒潮 | C.泥石流 | D.洪涝 |
26.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小题3】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阔坦荡 | B.黄沙万里 | C.千沟万壑 | D.雪峰连绵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