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阔坦荡
B.黄沙万里
C.千沟万壑
D.雪峰连绵
【小题2】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3】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29 06:0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新疆、黄土高原略图,新疆与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共同举措是( )
A.利用临海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B.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利用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充分发挥黄河“黄金水道”优势,积极拓展水上运输
同类题2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 年,上桥建于公元 1832 年,上世纪 70 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黄河“桥上桥”,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小题2】“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下沉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牧
D.水土流失
同类题3
(2016·淄博中考)读丙图和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阴影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洪灾和__________;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为治理该问题,该地人民采取的生物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人们因地制宜,在丘陵坡地修筑层层叠叠的梯田,种植谷子等耐旱作物、栽种苹果、大枣等水果。这种景观最典型的地区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地区
B.东北三省地区
C.洞庭湖平原地区
D.南方的山区
同类题5
在黄土高原上,周围被沟谷所环绕,中间是平坦的黄土高地,有利于农业生产,这种地形是指
A.黄土峁
B.黄土梁
C.黄土塬
D.黄土坝
相关知识点
中国地理
认识省际区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