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70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0

1.选择题(共28题)

1.
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B.
C.D.
2.
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C.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
3.
我国的邻国位置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是蒙古
B.②是菲律宾
C.③是韩国
D.④是日本
4.
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 )
A.年龄结构合理,劳动力充足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多 D.出生率偏低,人口增长慢
5.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6.
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及民族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中,壮族的人口数量最多
C.各民族有宗教信仰自由
D.各民族必须要改革风俗习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7.
西藏人口250万,面积120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为_______人/平方千米:
A.2人/平方千米B.200人/平方千米
C.2000人/平方千米D.400人/平方千米
8.
我国陆地上的邻国数量是:
A.14个B.6个C.12个D.10个
9.
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
A.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C.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D.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
10.

This is ________ pen. That's ________ eraser.

11.
下列有关我国地形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有“世界屋脊”之称B.东北平原广泛分布的是黄土
C.四川盆地被称为“聚宝盆”D.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2.

用如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配排尽的标志是{#blank#}4{#/blank#} .

13.
我国的草地多分布在(   )
A.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B.东部季风区的丘陵和盆地
C.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D.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
14.
我国的下列土地资源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是( )
A.林地B.草原C.耕地D.沙漠
15.
既能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又能对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工程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
C.北煤南运D.青藏铁路建设
16.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17.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色金属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水资源东部多、西部少
C.耕地资源东部多,西部少 D.煤炭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18.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9.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20.
有关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多,南方少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季节分配不均匀D.夏秋少,冬春多
21.
下列工程中,以解决我国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为主要目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B.西气东输工程
C.南水北调D.“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22.
我国丘陵上种植着苹果树,该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策略,正确的是(    )
A.开垦荒坡地,扩大耕地面积B.开垦基塘成产模式
C.缓坡修梯田,陡坡发展林业D.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23.

所有自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   )

24.
甲地每年l0月初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9~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油菜等。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A.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B.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
C.华北平原、江汉平原D.四川盆地、鄱阳湖平原
2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先生的这句话要求我们(   )

2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先生的这句话要求我们(   )

27.
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分布不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D.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全部自西向东流
28.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2.解答题(共5题)

29.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直线为我国的人口界线 ,此线以东人口  。此线以西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 
(2)已知江苏的人口为7438万人,该省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则该省的人口密度为
(3)位于人口界线上的B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该地区的 族每年都举行泼水节,在节日里跳孔雀舞,放孔明灯。
30.
读图回答:

(1) A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_______盆地,在东北地区,B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平原。
(2) ①为我国最长的河流_______,在这条河流中,从发源地到______(填城市)为上游,这个城市到_______(填城市)为中游;从干湿地区来看,该河下游流经   地区,从温度带来看流经 带,所以该河冲击形成的 平原成为“鱼米之乡”。
(3) 图中③为_____山脉,这条山脉以西是_______盆地。
(4) 图中②为我国第二长河______河,最后注入_____海。
(5) ④是______走向的山脉秦岭,河流⑤为_______河,是我国重要地理界线。
31.
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是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________业。
(4)从图中可以看出,章丘市处于我国的________带内;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至少两条)
3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________、冬春________;从空间分布看:南________北________、东________西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地区。
(3)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合理/不合理)。
33.
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该线大体与________(填字母)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A.200  B.400  C.800  D.1 600
(2)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________(填数码)地区。

(4)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上图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B、C、D三地中的________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8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