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安徽是桐城市黄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59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8/17

1.选择题(共30题)

1.
我国的外流河多数东流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的影响B.山脉分布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D.社会环境的影响
2.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西北多、东南少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D.西南多、东北少
3.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主要因为
A.地形复杂多样B.领土辽阔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4.
我国下列四种地形中,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高原B.山地C.平原D.盆地
5.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A.呼和浩特B.乌鲁木齐
C.拉萨D.哈尔滨
6.
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 ,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 )
A.我国所处的纬度高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的远近不同D.地形起伏大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______算起,至少需要______时间(   )

8.
福建省的简称是
A.闽B.豫C.赣D.皖
9.已知A,B,C三点在曲线 {#mathml#}y=x{#/mathml#} 上,其横坐标依次为1,m,4(1<m<4),当△ABC的面积最大时,m的值为(  )
10.
我国的总人口约占世界的(   )
A.1/4B.1/5C.1/6D.1/7
11.

直线y=x与抛物线y=x(x+2)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等于(  )

12.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A.土家族B.苗族C.傣族D.壮族
13.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
A.汉族B.壮族C.满族D.回族
14.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提高人口素质D.实行计划生育
15.
下列不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
A.西北B.西南C.华北D.东北
16.

党的基本路线是(   )

①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②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③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17.

党的基本路线是(   )

①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②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③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18.
我国同时兼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
A.冀、苏B.辽、鲁C.京、津D.冀、辽
19.
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成立最晚的直辖市为
A.京
B.津
C.沪
D.渝
20.
“五一”黄金周期间,王蒙同学在十堰街头看到一辆车牌号为“豫A3648l”的旅游大巴车,这辆大巴车来自 (  )
A.河南省B.河北省C.安徽省D.山西省
21.
我国从海陆分布上来看属于()
A.临海国B.内陆国C.岛国D.不确定
22.
下列四省中没有热带分布的是()
A.琼B.滇C.粤D.闽
23.
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的是(  )
A.气候湿润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交通便利D.地域广阔
24.

1893年,日本拥有10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 019家,其中使用蒸汽动力的有675家,工人人数38万。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此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只有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帝国的近代化提供一点“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25.
黄河的下游的“地上河”一旦全线溃决,最直接受害的将是()
A.鲁、豫两省B.冀、豫两省C.鲁、冀两省D.苏、鲁两省
26.
下列山脉位于两大高原之间的是:
A.祁连山脉B.太行山脉C.天山山脉D.巫山山脉
27.
在我国地形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山脉中,属南北走向的是()
A.昆仑山B.祁连山
C.横断山脉D.贺兰山
28.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
29.

将标有“220V 25W”的L1和标有“220V 40W”的L2先并联起来接到220V的电路中,后串联起来接入同一电路,则()

30.

将标有“220V 25W”的L1和标有“220V 40W”的L2先并联起来接到220V的电路中,后串联起来接入同一电路,则()

2.解答题(共2题)

31.
读“中国山河图”,完成问题。

(1)图中山脉①为 ,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区为 ;东西两侧地形的共同特点为 ,不同特点为
(2)山脉③为   ,长江切穿此山形成著名的大峡谷,国家正在此处修建的超大型水利工程为   水电站,说明此处  资源丰富。长江的L处及其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相当丰富,被称为“水乡”。那么,在L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可行性 (填大或小),因为
(3)图中山脉④为 ,其走向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脉是 两省的界山。
(4)图中山脉⑥为 ,⑦为 ,⑧为 ;盆地A为 ,B为 ,上述地形区大部分位于 (填省区)境内,由此总结该省区的地形特点为
(5)长江发源于图中的⑨ 山,注入G 海。
(6)图中C为 高原,平均海拔在   以上,被称为“ ”。由于地势高,所以该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 的地区之一。
(7)图中河流D为    江,该河流为我国与 国的界河。该河流流域内由于     ,所以该河具有“水量丰富”的特征;由于 ,所以该河流具有“含沙量小”的特征;由于 ,所以该河流具有“结冰期长”的特征。
(8)图中山脉⑤为 ,该山脉主要位于 省境内,该省的的简称为 ,该省的省会城市为    
32.
黄土高原部分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以后者更为突出。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极易受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历史上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得高原表面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为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人们正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工程措施治标,以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河流干支流修建水库蓄水,在沟道上筑坝淤地,在缓坡上修水平梯田,蓄水保土。生物措施是种草种树,使土不下坡。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益,还必须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应以牧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经济效益。
(1)通过阅读,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2分)
(2)结合课本,谈谈应该怎样解决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