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510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选择题(共14题)

1.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D.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3.
中国陆地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开垦耕地,种植水稻
B.大量增加放牧量,提高草场的利用率
C.在城市郊区,大量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扩大城市规模,把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
4.
下图漫画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水土流失严重B.图乙表示草场资源超载
C.图丙表示森林资源日益减少D.图丁表示沙漠化面积扩大
5.△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向量 {#mathml#}π{#/mathml#} =(a, {#mathml#}3{#/mathml#} b)与 {#mathml#}n{#/mathml#} =(cosA,sinB)平行.

(Ⅰ)求A;

(Ⅱ)若a= {#mathml#}7{#/mathml#} ,b=2,求△ABC的面积.

6.
下表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A.自然资源十分匮乏B.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D.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7.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水资源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C.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原和盆地地区D.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
8.

如图,已知AD⊥BC,FG⊥BC,垂足分别为D、G.且∠1=∠2,猜想:∠BDE与∠C有怎样的关系?说明理由.

9.
读下图,关于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是一种矿产能源B.风能发电绿色环保
C.青藏高原风能最丰富D.风能只分布在内陆地区
10.
下表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土资源调查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多且以水田为主B.南方少且以旱地为主
C.北方多且以旱地为主D.北方少且以水田为主
【小题2】下列解决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地区分布
不均措施中可行的是( )
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
C.植树造林D.节约用水
1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12.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大渔场中北部湾渔场最大B.我国南方最著名的盐场是长芦盐场
C.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65%来自陆地D.我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13.
(2016·安徽安庆)近年来,安徽省初中地理课本采用“绿色”印刷产品(如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印刷产品
【小题1】【小题2】采用“绿色”印刷产品对下列哪一种资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A.石油B.森林C.煤炭D.水
【小题3】【小题4】“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行为符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废旧电池随意丢失
C.互赠贺卡表达情谊
D.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具
14.
读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  )
A.陕西省、山西省B.河南省、河北省
C.江苏省、山东省D.四川省、陕西省
【小题3】【小题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B.缓解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
C.利用流域落差发展水电减轻大气污染严重问题
D.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发展内河航运

2.解答题(共3题)

15.
下列漫画是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请据漫画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滥伐森林,使小鸟失去了生活家园的现象。    (  )
(2)《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  )
(3)《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林地,使林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象。    (  )
(4)《背井离乡》反映了水污染严重,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    (  )
16.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型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  ,人均     。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a~e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a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4)作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提出两项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