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安徽长丰下塘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462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7/30

1.选择题(共23题)

1.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
2.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A.西藏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青海省
3.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全河段B.上游河段C.中游河段D.下游河段
4.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
C.甘肃省D.青海省
5.
泼水节是以下哪个民族的节日:
A.满族B.白族C.傣族D.壮族
6.
下列河流中,有结冰现象的一组是( )
A.长江、黄河B.海河、九龙江C.长江、珠江D.黑龙江、黄河
7.

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 的眼晴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群鸟纷啼。

    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①{#blank#}1{#/blank#},②{#blank#}2{#/blank#}”?春蚕和蜡烛,两个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开始工作后,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想安静、想放松时,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呢?“③{#blank#}3{#/blank#},④{#blank#}4{#/blank#}”,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8.
下列山脉位于两大高原之间的是:
A.祁连山脉B.太行山脉C.天山山脉D.巫山山脉
9.
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一组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天山B.长白山、武夷山、昆仑山
C.天山、阴山、秦岭、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武夷山、秦岭
10.我们通常说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也就是说:体积相同的铁和棉花,铁的{#blank#}1{#/blank#}比棉花的大;有一体积为20cm3的实心铁块,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58g,将铁块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blank#}2{#/blank#} kg/m3
11.我们通常说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也就是说:体积相同的铁和棉花,铁的{#blank#}1{#/blank#}比棉花的大;有一体积为20cm3的实心铁块,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58g,将铁块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blank#}2{#/blank#} kg/m3
12.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第三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13.

阅读下而的宋词,回答问题。

沙塞子①

朱敦儒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

14.

阅读下而的宋词,回答问题。

沙塞子①

朱敦儒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

15.
我国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盆地B.高原C.高原和山地D.平原和丘陵
16.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7.
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出现的时间是:
A.7-8月B.5-6月C.3-4月D.9-10月
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上余青州书

苏洵

    洵闻之,楚人令尹子文①之行,日:“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今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今尹子文岂独恶夫富贵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②之初自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昂慷慨,论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强悍不屈之虏,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名声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国,可谓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盖其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篝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安。夫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

    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硕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

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佑集》,有删改)

【注】①令尹子文:令尹,春秋时期楚国官名,位同国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乱,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次被免去相位,毫无愠色。②明公:对于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此处指余靖,时仃青州知州。

1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春季风B.冬季风C.夏季风D.秋季风
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

乐黛云

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持续52个星期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美国重印40多次,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己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②但是,百余年来,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自觉。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③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战争,从资源争夺到社会斗争,从国际冲突到文化对峙,如何克服冲突、形成合作,是人类一直未能解决的最大问题。

    ④中国先哲认为,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中国学者李泽厚在《伦理学纲要》中,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情本体”,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的“情理”与西方“理性”的讨论,也引发西方文明对自身的反思。

    ⑤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与他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已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璧德、布莱希特①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⑥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共鸣,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观地强加于人。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并存,自有其片面性,但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⑦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摘编自《人民日报》)

【注】①伏尔泰(169 4-1778):法国哲学家、文学家,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白璧德(1865-1933):美国文艺评论家、教育家。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诗人。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

乐黛云

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持续52个星期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美国重印40多次,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己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②但是,百余年来,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自觉。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③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战争,从资源争夺到社会斗争,从国际冲突到文化对峙,如何克服冲突、形成合作,是人类一直未能解决的最大问题。

    ④中国先哲认为,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中国学者李泽厚在《伦理学纲要》中,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情本体”,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的“情理”与西方“理性”的讨论,也引发西方文明对自身的反思。

    ⑤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与他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已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璧德、布莱希特①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⑥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共鸣,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观地强加于人。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并存,自有其片面性,但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⑦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摘编自《人民日报》)

【注】①伏尔泰(169 4-1778):法国哲学家、文学家,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白璧德(1865-1933):美国文艺评论家、教育家。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诗人。

23.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①{#blank#}1{#/blank#},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②故木受绳则直,{#blank#}2{#/blank#}。(《荀子·劝学》)

③哀吾生之须臾,{#blank#}3{#/blank#}。(苏轼《赤壁赋》)

④{#blank#}4{#/blank#},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

⑤{#blank#}5{#/blank#},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⑥录毕,走送之,{#blank#}6{#/blank#}。(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填空题(共4题)

24.
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25.
我国第一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_米以上,主要以________高原为主。
26.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夏季最热的地方是________。
27.
我国北方的房屋大多坐________朝________,密闭程度________,墙体________。

3.解答题(共4题)

28.
读图回答。

(1)图甲代表是______季,图乙代表是______季。
(2)冬季风带来的气流______,夏季风带来的气流______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______区。
(3)______风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国的雨季,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以大兴安岭-______-贺兰山、-冈底斯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9.
读图回答: (10分)

写出图中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最高的__高原;C___高原;E__丘陵;F__海峡;G面积最大的__盆地;I面积最大的_平原  M___自治区;  N___省; X邻国____;Y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
30.
读我国沿东经87.5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8分)

(1) 图中丙地是__________山脉,甲地是__________山脉;两地之间是__________盆地。
(2) 乙地是________盆地,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沙漠,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河。
(3) 丁地是____________高原,主要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1.
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①__带, ②__带,③__带,④__带,⑤__带,⑥__。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的依据是______(3)图中温度带③和温度④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_________,基本上和我国一月的___℃等温线一致。与年降水量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它是我国___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显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