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地理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5332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1

1.选择题(共15题)

1.
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考察站是(   )
A.长城站B.中山站C.东方站D.阿蒙森—斯科特站
2.
南极洲有世界“寒极” 之称,其酷寒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跨经度最广 ②地处高纬度 ③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读下图,亚洲地形特点不包括以下的(   )

4.
(题文)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的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B.人类活动C.植被迁徙D.大陆漂移
5.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6.

阅读《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回答小题

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

刘金祥

       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电力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褚艳芳发出“争做快乐带水族”的倡议,呼吁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走未喝完的瓶装水。见贤思齐,择善而行。此举得到众多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快乐带水族”成为“两会”会上会下的热点话题,成为内外媒体竞相传颂的新鲜语汇。

       ②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被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我国目前尽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生活上远未达到极大富庶和按需所取的程度,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还在为解决温饱、摆脱困境而辛勤劳作和辛苦奔波。严峻而客观的现实要求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在内的全体国民必须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戒奢从简,以俭奉身,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眼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抵制用公款大吃大喝等显性浪费现象,主动克服不在意一度电、一张纸、一瓶水、一支笔等隐性浪费弊端,把勤俭节约作为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的义行善举,为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贡献一己之力。

       ③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目前约有3.74亿个家庭,以每个家庭平均每月节约10度电、每年节电120度来计算,全国就可节电450亿度电,而节约1度电相当于节省400克标准煤或4000克水,显然,倡导全民勤俭节约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福祉。勤俭节约犹如掘井采矿,能够洞开汇集财富的渠道,能够辟建积累财富的平台。换言之,正是每个人的节俭奠定了国民幸福的基石,也正是每个人的无端浪费抽空了国家富裕的薪材,因此,“每个节俭的人被视为公众的恩人,每个挥霍的人被当作公众的敌人。”

       ④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大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其言其行是社会的风向标和导航仪。这次“两会”上“快乐带水族”的走红,展现的是人大代表的整体形象,更以身作则为社会传递一种信号。不事浮华,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以俭修身,以俭明志,以俭养德,以俭促廉的生活方式理应成为社会共识,把“快乐带水族”释放出的勤俭节约的正能量传递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7.
关于两极地区共有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B.两极地区都是冰天雪地
C.两极地区都有人定居D.两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8.
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纽人特别耐寒B.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C.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意
9.
人类进行极地考察最终目的是
A.自然探险B.观光旅游
C.本国经济的发展D.人类可持续发展
10.
(题文)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010年11月11日从深圳盐田港启航,踏上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的征程.“雪龙”号将执行“一船两站”(中山站、昆仑站)考察任务,计划航行近19481海里,历时142天.结合南极地区图

关于我国科学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长城站是考察站中纬度最低的站
C.建考察站的目的是为了观光旅游D.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
11.
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5~9月B.11月~次年3月C.6~9月D.10~12月
12.
(题文)读两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1)有关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中心是海洋,北极中心是陆地B.南极地区资源丰富,北极地区资源贫乏
C.南极地区酷寒,北极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D.南极地区降水多,北极地区降水少
【小题2】(小题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B.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被称为“风库”
C.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D.目前,南极的矿产资源已经开采殆尽
13.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都非常寒冷,多烈风B.至今都没有常住人口
C.多冰雪,降水丰富D.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得到大力开发
14.
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纬度最广B.自然资源缺乏C.暖季在6﹣9月D.酷寒、干燥、烈风
15.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伏季休渔B.草原开垦耕地C.草原过度放牧D.占用耕地建坟

2.填空题(共3题)

16.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南极特有的鸟类。
17.
中国第一个考察站是________.
18.
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号称“冰雪霸王”;而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

3.解答题(共3题)

19.
读“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洲分别是:C________ , H________ , D________。
(2)大洋:F________ , ________。海峡:B________。
20.
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南极昆仑站”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________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多狂风、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_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   
A.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淡水资源丰富
(7)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8)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三个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
C.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D.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21.
(题文)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是________洲,C是________洋,D是________洋.   
(2)图中字母G、H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________站,H是________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