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
在现行的上海中小学英语教材中有《牛津英语》与《新世纪英语》两套版本,其中牛津英语的上海版属于英式英语,而新世纪英语则属于美式英语。近年来,关于学习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之辩也经常是学生和家长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其实,无论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的产生、发展至互相竞争或融合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英语(英式)就从大西洋沿岸扩散到太平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
材料二:“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 ……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 ·斯坦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英式英语发展成世界性语言的过程。
(2)材料二反映的是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美式英语取代英式英语的趋势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其原因是什么?
在现行的上海中小学英语教材中有《牛津英语》与《新世纪英语》两套版本,其中牛津英语的上海版属于英式英语,而新世纪英语则属于美式英语。近年来,关于学习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之辩也经常是学生和家长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其实,无论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的产生、发展至互相竞争或融合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英语(英式)就从大西洋沿岸扩散到太平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
材料二:“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 ……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 ·斯坦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英式英语发展成世界性语言的过程。
(2)材料二反映的是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美式英语取代英式英语的趋势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其原因是什么?
2.
自由与平等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有他们所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材料六: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1)材料一、二、三、四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
(2)以上思想产生的共同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五、六,你怎样看待他们提出的“自由”“平等”思想?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有他们所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材料二:“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受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法国民法典》第537条
材料四:“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五:某法国学者说:“当人民大讲博爱,法国革命快结束的时候,拿破仑却在殖民地恢复了奴隶制度。……当法国人宣布自由、平等、博爱的普遍理想的时候,他们把殖民地人民当作次等公民,法国的殖民主义历史是完全与这些原则的普遍性相矛盾的历史。”材料六: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1787年宪法》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
(2)以上思想产生的共同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五、六,你怎样看待他们提出的“自由”“平等”思想?
3.
少年中国说
材料: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梁启超创作《少年中国说》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
(2)请概括梁启超是如何驳斥列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的。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材料: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梁启超创作《少年中国说》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
(2)请概括梁启超是如何驳斥列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的。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4.
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清廷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督抚,申严海禁: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成功进行贸易者正法;……不许片帆入口、一人登岸。”
——《高中历史第三分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康熙下令沿海各省,原先关于禁止出海的所有处罚条例一概禁止,允许满.汉人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指定广东广州府、福建漳州府、浙江宁波府及江南云台山为外贸通商口岸,设立四海关,……准许这四处口岸与外国通商。”
——《高中历史第三分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下令,外国船只将来只允许在广州泊岸贸易。于是,原先的四口通商转变为仅一口通商。”
——《高中历史第三分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四:“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材料五:“1858年6月,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为: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至五,概述清朝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对外政策演变。
(2)请逐一说明清朝自身这段时期对外政策演变的原因。
(3)请分析从材料三至材料四清政府对外政策改变的世界背景。
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清廷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督抚,申严海禁: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成功进行贸易者正法;……不许片帆入口、一人登岸。”
——《高中历史第三分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康熙下令沿海各省,原先关于禁止出海的所有处罚条例一概禁止,允许满.汉人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指定广东广州府、福建漳州府、浙江宁波府及江南云台山为外贸通商口岸,设立四海关,……准许这四处口岸与外国通商。”
——《高中历史第三分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下令,外国船只将来只允许在广州泊岸贸易。于是,原先的四口通商转变为仅一口通商。”
——《高中历史第三分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四:“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材料五:“1858年6月,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为: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至五,概述清朝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对外政策演变。
(2)请逐一说明清朝自身这段时期对外政策演变的原因。
(3)请分析从材料三至材料四清政府对外政策改变的世界背景。
2.单选题- (共13题)
5.
请按照以下事件顺序和英国革命时期的国王相匹配:“1603年继任英格兰国王”、“召开‘长期议会’”、“‘光荣革命’中被废黜”。()
A.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B.詹姆士一世、詹姆士二世、查理二世 |
C.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 |
D.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詹姆士二世 |
6.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Statute of Monopolies),该法案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长远影响在于()
A.保护英王授予专利证书的权利,维护君主专制。 |
B.有力地促进和保护了个人的发明积极性。 |
C.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
D.该垄断法实质是一部反垄断法。 |
7.
某国君主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他统治时期认为政府应运用国家权力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A.等级君主制 | B.君主立宪制 |
C.封建等级制 | D.君主专制 |
8.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逐渐开始感受到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配备着大炮的西欧殖民者的船舶也出现在中国的海面上,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以下哪一选项可以证明这一说法()
A.沙俄侵占雅克萨地区 | B.倭寇进犯浙江台州 |
C.葡萄牙进犯广东屯门岛 | D.蒙古准噶尔在新疆发动叛乱 |
9.
1771年阿克莱特创建的棉纺厂开了生产“工厂化”的先河。之后英国的乔赛亚开设的陶瓷工厂,实行了精细的劳动分工,将原来由一个工人独立完成的十几道工序,改为每道工序都由专人负责,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就像工人按机器运行来从事生产一样。生产的“工厂化”使英国的制陶业名列欧洲前茅。请问这里的“工厂化”指的是()
A.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
B.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生产。 |
C.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
D.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进行分工使用机器生产。 |
10.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包括哪些含义( )
A.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
B.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C.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11.
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二十年内,中国社会的经济变化是()
A.虽仍以自然经济为主,但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C.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D.完全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12.
19世纪60年代,当欧美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时候,以下可能在中国社会出现的是()
①政府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允许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设厂
③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④清政府正在进行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的自救运动
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产生
⑥美国政府提出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
①政府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允许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设厂
③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④清政府正在进行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的自救运动
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产生
⑥美国政府提出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
A.①②④⑥ | B.①③④⑤ |
C.②④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13.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以下哪个人()
A.马丁﹒路德 | B.卢梭 |
C.霍布斯 | D.恩格斯 |
15.
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的利益 |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 D.改革的负面影响激化矛盾 |
16.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以下哪个文件或法律的特点?()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法国民法典》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