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1307—1321年 | 但丁在流放期间用意大利方言写成长诗《神曲》。 |
1689年 | 英国国王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 |
1776年 | 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
1783年 | 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其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
1789年 | 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
1825—1826年 | 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 |
1848年 |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
1879年 |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用棉线烧成碳丝,试成功了白炽灯泡,使民用照明得以实现。 |
1911年 | 德国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为23,295马克。 |
1914年 | 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从上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題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晚期,割据的藩镇对所管辖领地内的矿冶实行政府垄断。节度使私开铜矿铸币,造成唐晚期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官府垄断矿业也损害了矿区居民的利益,引起了不满,因此而导致的民变时有发生。北宋初年,政府对矿业开采及其冶炼权力进行改革,先后颁行了《严禁民众开矿令》、《矿冶章程》、《招矿匠律令》等法律条文,在矿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打破了以往仅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构的管理体系,设立冶铸司作为管理矿冶铸钱事务的专职机构,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官府的直接监督下允许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亦明令禁止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矿冶生产经营模式以招募制和承买制为主。宋代矿治生产的兴旺和发达的同时,矿冶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亦随之完备。这一改革促使矿业生产十分发达,宋代矿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发展史上处于一个高峰阶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特点。
材料 唐朝晚期,割据的藩镇对所管辖领地内的矿冶实行政府垄断。节度使私开铜矿铸币,造成唐晚期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官府垄断矿业也损害了矿区居民的利益,引起了不满,因此而导致的民变时有发生。北宋初年,政府对矿业开采及其冶炼权力进行改革,先后颁行了《严禁民众开矿令》、《矿冶章程》、《招矿匠律令》等法律条文,在矿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打破了以往仅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构的管理体系,设立冶铸司作为管理矿冶铸钱事务的专职机构,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官府的直接监督下允许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亦明令禁止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矿冶生产经营模式以招募制和承买制为主。宋代矿治生产的兴旺和发达的同时,矿冶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亦随之完备。这一改革促使矿业生产十分发达,宋代矿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发展史上处于一个高峰阶段。
——摘自李强《我国矿业管理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特点。
3.单选题- (共20题)
4.
雅典法律规定,一般公民接受或提供嫁妆不得超过五十德拉克玛的价值,最富裕阶层也不得超过这个数目的两倍,如果超过标准,超过的部分应奉献给赫拉和宙斯。这反映出雅典
A.公民生活受到限制 |
B.公民的等级差异演化 |
C.巧立名目掠夺财富 |
D.俭朴的社会风尚形成 |
5.
为了解决过去子女的继承资格毫无理由地被取消掉或故意遗漏问题,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创设了“同意继承人在意识到自己被不公正地取消资格或遗漏时,可以以遗嘱人订立遗嘱是在精神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为由,对该遗嘱提起诉讼”的规定。材料反映了查士丁尼罗马法
A.注重审判程序 |
B.遗嘱的订立盲目混乱 |
C.形式主义严重 |
D.保护继承人正当权益 |
6.
美国宪法起草过程有两大程序性规定:一是部分表决,即达成一项共识便记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草拟完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二是不全面规定,即对于争议很大的内容,尽管确有规定的必要,也暂时不规定,留待以后再对宪法补充。这表明美国宪法
A.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
B.具有实用主义精神 |
C.体现民主共和观念 |
D.保证各州权力平衡 |
7.
法国革命之初,仿效英国,在1791年宪法中宣布“路易十六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后,1884年法国议会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一决议的通过说明法国
A.违背了英国制度创新的理念 |
B.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 |
C.树立了法律至上的宪政观念 |
D.解决了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 |
8.
1937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填塞法院计划”咨文,提出“如果法官在70岁拒绝退休,总统有权再额外任命一位大法官与其共事”。对此,最髙法院大法官休斯反驳指出“增加法官会降低法院效率”。最终参议院以70比20的结果否决了这一方案。这反映出美国
A.总统试图扩大行政权力 |
B.参议院捍卫司法独立 |
C.民主程序复杂效率低下 |
D.民主政治基石的坚实 |
9.
176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明接任首相,用封官许原、收买贿赂的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议会对王权的制约尚未形成 |
B.光荣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
C.议会内部两党斗争十分激烈 |
D.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 |
10.
1763年,议员威尔克斯发表文章对国王乔治三世在议会的演说进行批评,并申明他批评的是政府而不是国王,但国王仍以诽谤罪下令逮捕他,还操作议会剥夺了他的议员身份。1768年,威尔克斯连续两次当选议员,国王又设法让议会连续两次剥夺其议员身份。威尔克斯事件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国王和议会权限尚未明确 |
B.议会完全被国王控制 |
C.君主专制统治在逐渐加强 |
D.内阁制已经遭到破坏 |
11.
工业革命之初,英国政府对教育采取放任政策,1833年,英国下院通过议案:“此项拨款,不超过20000英镑,蒙陛下恩准,拨出以助个人捐款,为大不列颠贫苦阶级儿童之教育修建学校校舍。”1834年3月31日上述款额拨出交付,无额外酬金或任何扣除。从此,议会开始拨款补助教育事业,并逐年增加。材料表明
A.自由放任促进教育自由发展 |
B.英国国王仍掌握着财政大权 |
C.基础教育事业仍需政策支持 |
D.君主立宪制使首相名存实亡 |
12.
下表为1601—1875年英国人口粗出生率、粗死亡率的统计表
下列选项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 | 粗出生率 | 粗死亡率 | 时期 | 粗出生率 | 粗死亡率 |
1601—1625 | 32.72 | 24.82 | 1751—1775 | 34.24 | 27.26 |
1626—1650 | 31.46 | 26.22 | 1776—1800 | 35.56 | 26.46 |
1651—1675 | 28.58 | 28.36 | 1801—1825 | 40.18 | 25.38 |
1676—1700 | 31.22 | 30.28 | 1826—1850 | 36.04 | 22.54 |
1701—1725 | 31.74 | 27.86 | 1851—1875 | 35.82 | 22.22 |
1726—1750 | 33.74 | 30.50 | | | |
下列选项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17世纪粗死亡率上升是因为英国频繁发动殖民战争 |
B.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粗出生率提高缘于工业革命推动 |
C.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粗死亡率下降得益于社会的进步 |
D.19世纪粗出生率下降表明英国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
13.
1848年,大约有20%的波士顿人乘火车上下班。208列火车中有118列出入于该城的7个终点站,这些线路呈放射状由市中心区向外伸展,服务于波士顿15英里方圆的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城市职能的变化 |
B.经济结构革命性变化 |
C.第三产业的兴起发展 |
D.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 |
14.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学者马克辛·伯格说:“蒸汽机长期以来被18世纪史学家看作发明和创造的关键指示器,但是18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铜器皿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细消费品的爆发。”据此可以推知
A.奢侈品消费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
B.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的市场 |
C.蒸汽机给奢侈品生产提供新动力 |
D.奢侈品比蒸汽机更利于社会发展 |
15.
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
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
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
C.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
16.
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17.
《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
18.
1609年,荷兰人格劳修斯匿名发行的《海洋自由论》一书,曾断言:“任何国家到任何他国并与之贸易都是合法的,上帝亲自在自然中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他们被禁止进行贸易,那么由此爆发战争是正当的。”格劳修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荷兰
A.为了获取商品市场与原材料产地 |
B.已经完成海军军队的近代化改革 |
C.以重商主义推动了海上自由贸易 |
D.力图打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 |
19.
薄伽丘的小说集《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讲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他被释放回家。该故事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
C.反对教会的专制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
20.
公元前5世纪前,雅典人将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泛称为“智者”。后来,“智者”专指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并以此获取报酬的教师。这一变化是雅典
A.教育发达的反映 |
B.经济发展的结果 |
C.文化繁荣的原因 |
D.民主政治的产物 |
21.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夜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觉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22.
《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
A.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 |
B.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 |
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
D.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