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0题)
1.
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密切,下面不能正确反映这种关系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了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
B.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墙壁厚,窗子小,这是为了减小房屋里的温度变化 |
C.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 |
D.今天天气很冷,窗子上结了一层冰 |
3.
在青岛百米开外的海上,屹立着一块高18米的巨大礁石,叫石老人。它曾经是一块深入大海中的尖形陆地,谓之岬角。由于岬角突入海中,使海浪的运动受阻。海浪在岬角处产生能量聚集,对岩石产生了强大的冲压力。风吹浪打,漫长的岁月过去了,经过海浪的精心雕琢,岩石千疮百孔,嶙峋多姿。这个石老人说明
A.这里原是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 |
B.这里原来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 |
C.石老人是神话中在海边等他女儿的老人 |
D.石老人是飞来石 |
5.
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 |
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 |
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 |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 |
8.
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⑧ |
11.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
①水土流失 ②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③就业、入学、医疗紧张
④扬沙天气增多 ⑤供水、供电负担重 ⑥垃圾、噪声等环境污染
①水土流失 ②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③就业、入学、医疗紧张
④扬沙天气增多 ⑤供水、供电负担重 ⑥垃圾、噪声等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⑥ | B.②③④ | C.②③⑤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18.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 的小车,其左侧有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轨道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相切,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将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无初速释放,物块沿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关于物块从A 位置运动至 C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
2011年3月参与空袭利比亚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以及卡塔尔等国,这些国家中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有:
A.5个 | B.4个 | C.3个 | D.2个 |
30.
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有“南船北马”之说,形成的原因是( )
A.南方比北方降水多,河流水量较丰沛 | B.南方比北方造船技术高 |
C.南方比北方人口多,船载人口多 | D.南方比北方面积大,船航行速度快 |
2.解答题- (共4题)
31.
(2)下列哪个地区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_____)
(3)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
(4)世界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世界平均发展水平很高的是_______洲,而______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低,要使人类共同发展,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下列哪个地区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_____)
A.亚洲东部 | B.欧洲西部 | C.大洋洲 | D.北美洲 |
(4)世界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世界平均发展水平很高的是_______洲,而______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低,要使人类共同发展,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32.
下图是某校气象观察兴趣小组观测到的一天的气温状况,请读图分析记录。

(1)兴趣小组的气温观测,一天进行_____次,分别是北京时间____时、____时、____时和____时。
(2)14时气温是_____ ℃,2时是______ ℃。
(3)这天的日平均气温是______℃。

(1)兴趣小组的气温观测,一天进行_____次,分别是北京时间____时、____时、____时和____时。
(2)14时气温是_____ ℃,2时是______ ℃。
(3)这天的日平均气温是______℃。
33.
读某地区的气温材料表(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每个月的气温数值,绘出气温曲线图。
(2)全年月平均最高气温________ ℃,出现在________月;全年月平均最低气温_____℃, 出现在________月。气温年较差为________________℃。
(3)说明这个地区一年中气温的年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地区属于( )
A.热带 B.寒带 C.温带
(5)如果1月份去该地旅游,需要预备的衣服是( )
A.连衣裙 B.薄羊毛衫或羊毛衫 C.羽绒服 D.羊毛大衣

(1)请你根据每个月的气温数值,绘出气温曲线图。
(2)全年月平均最高气温________ ℃,出现在________月;全年月平均最低气温_____℃, 出现在________月。气温年较差为________________℃。
(3)说明这个地区一年中气温的年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地区属于( )
A.热带 B.寒带 C.温带
(5)如果1月份去该地旅游,需要预备的衣服是( )
A.连衣裙 B.薄羊毛衫或羊毛衫 C.羽绒服 D.羊毛大衣
34.
读“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是________教的清真寺,图B是________教的庙宇,图C是______教的教堂。
(2)有三位老汉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明,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上图所示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汤姆使用的语言是____语,信仰______教,每个星期天要到______(填字母)去做礼拜。穆罕默德使用的语言是_____语,信仰_____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____(填字母)进行。李明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语,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________(填字母)进行。
(3)汤姆、穆罕默德和李明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什么?

(1)图A是________教的清真寺,图B是________教的庙宇,图C是______教的教堂。
(2)有三位老汉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明,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上图所示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汤姆使用的语言是____语,信仰______教,每个星期天要到______(填字母)去做礼拜。穆罕默德使用的语言是_____语,信仰_____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____(填字母)进行。李明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语,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________(填字母)进行。
(3)汤姆、穆罕默德和李明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