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法两家虽共同认识到了官吏在治国中的重要地位,但在选官层面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荀子所说:“虽王公大人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法家则认为,个人素质、个人喜怒等因素都是主观任意的,靠不住的,严明的刑罚会使官吏望而生畏,官吏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听命于君主,在官与官之间用“刑无等级”严格约束,使官吏无任何非分之想,以“刑治”达“吏治”。
(2)根据材料二中思想家们整饬吏治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
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法两家虽共同认识到了官吏在治国中的重要地位,但在选官层面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荀子所说:“虽王公大人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法家则认为,个人素质、个人喜怒等因素都是主观任意的,靠不住的,严明的刑罚会使官吏望而生畏,官吏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听命于君主,在官与官之间用“刑无等级”严格约束,使官吏无任何非分之想,以“刑治”达“吏治”。
——摘编自龙昶等《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龚自珍基于朝廷“而凡满洲、汉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的现实,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魏源认为要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关键在于要用“贤能之士”,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变法”必须“变人”,变人必须改革“官制”。章太炎要求“在官者,非有过失罪状,为法吏所报当者,总统不得以意降调……总统与百官行政有过,及溺职受赇(贿)诸罪,人人得诉于法吏,法吏征之、逮之而治之”。——摘编自阎青义《论近代思想家的整饬吏治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法两家吏治观的差异,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吏治观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中思想家们整饬吏治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无论在古代希腊还是现代西方,公投都是一种常见的民主形式。公投即由人民自己做决断,或者说暂时悬置议员或行政首脑们做决定的权力,它就是一种人民直接行使主权的方式。可藉以解决重大的政治和道德争议,从而避免棘手问题在议会里久议不决;可借以鼓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意志的形成,提高其参政水平和政治责任感。公投虽然一人一票,单投票议题往往被设置为简单化的“是”或者“不是”,而且以多数人意志为转移,成为一种“排除了少数权利的、地地道道的多数统治”的制度。在这种民主形式中,是否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人民?作为一种“纯悴的零和决策机制”,从理论上讲,公投可以否决多达49.99%的投票人口的政治意志,将其排除在人民之外。公投也可能意味着眼下一代人为了暂时的好处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因为有长远眼光者终究是少数。公投还往往成为政客们追求私利推卸政治责任的手段。
——摘编自阮炜《英国脱欧与民主政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公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公投这一民主形式。
材料:无论在古代希腊还是现代西方,公投都是一种常见的民主形式。公投即由人民自己做决断,或者说暂时悬置议员或行政首脑们做决定的权力,它就是一种人民直接行使主权的方式。可藉以解决重大的政治和道德争议,从而避免棘手问题在议会里久议不决;可借以鼓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意志的形成,提高其参政水平和政治责任感。公投虽然一人一票,单投票议题往往被设置为简单化的“是”或者“不是”,而且以多数人意志为转移,成为一种“排除了少数权利的、地地道道的多数统治”的制度。在这种民主形式中,是否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人民?作为一种“纯悴的零和决策机制”,从理论上讲,公投可以否决多达49.99%的投票人口的政治意志,将其排除在人民之外。公投也可能意味着眼下一代人为了暂时的好处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因为有长远眼光者终究是少数。公投还往往成为政客们追求私利推卸政治责任的手段。
——摘编自阮炜《英国脱欧与民主政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公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公投这一民主形式。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又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余云岫(1879~1954)于1908年入大阪医科大。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汉医遭到废止,日本医学得到全新发展,给了余云岫强烈的刺激和启示。他把在日本学到的西洋医学和早年学到的中医两相对比,后者无疑相形见拙。由此他发出了“长习新医,服膺名理(即近代科学)”的感叹。1917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全面批利和否定中医理论,要求“坚决消灭中医”,但也承认很多中医的药方医案还是宝贵的,其所谓“废医存药”的观点,几乎被认为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道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余云岫对中医药态度的原因。
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又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余云岫(1879~1954)于1908年入大阪医科大。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汉医遭到废止,日本医学得到全新发展,给了余云岫强烈的刺激和启示。他把在日本学到的西洋医学和早年学到的中医两相对比,后者无疑相形见拙。由此他发出了“长习新医,服膺名理(即近代科学)”的感叹。1917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全面批利和否定中医理论,要求“坚决消灭中医”,但也承认很多中医的药方医案还是宝贵的,其所谓“废医存药”的观点,几乎被认为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道路。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余云岫对中医药的态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余云岫对中医药态度的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4.
“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原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的’法则,或者叫做‘自然法’,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材料主要反映出
A.罗马习惯法转化为成文法的必然性 |
B.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必然性 |
C.罗马法衰落、自然法兴起的必然性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的必然性 |
5.
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此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成立北约对苏联进行核威慑 |
B.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 |
C.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
D.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西欧盟友 |
6.
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反映了
A.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 |
B.坊市结构的变迁 |
C.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 |
D.市场监管的加强 |
7.
晋商曾经开辟了一条从福建武夷山经太原,出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恰克图,绵延清代200余年的外贸路线。这反映出晋商
A.迫使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B.主要业务是经营对外贸易 |
C.具有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 |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