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又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余云岫(1879~1954)于1908年入大阪医科大。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汉医遭到废止,日本医学得到全新发展,给了余云岫强烈的刺激和启示。他把在日本学到的西洋医学和早年学到的中医两相对比,后者无疑相形见拙。由此他发出了“长习新医,服膺名理(即近代科学)”的感叹。1917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全面批利和否定中医理论,要求“坚决消灭中医”,但也承认很多中医的药方医案还是宝贵的,其所谓“废医存药”的观点,几乎被认为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道路。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余云岫对中医药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余云岫对中医药态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