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46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5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懵(měng)懂 延袤(mào) 烽堠(hòu) 万贯(guǎn)家私
B.券(xuàn)门 灯盏(zhǎn) 土坯(pī) 讳(huì)莫如深
C.阔绰(chuò) 羼(càn)水 虬(qiú)枝 坦荡如砥(dì)
D.翡(fěi)翠 晕(yùn)圈 伫(chù)立 以身殉(xùn)职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藩篱 酷冬 维维连声 君子固穷
B.斑斓 轩蔽 独占鳌头 发愤忘食
C.财赋 支调 优柔寡断 背信弃义
D.拙病 服辩 主一无适 飞皇腾达
3.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 ①  的态度、  ② 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一个听众的心田。爱因斯坦的  ③  ,左拉的  ④  ,公刘的幽默,郭沫若的激情……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将深深打动你,也必然陶冶你的精神。
A.①自信②诚恳③精辟④真挚B.①诚恳②自信③精辟④真挚
C.①诚恳②自信③真挚④精辟D.①真诚②激昂③幽默④真挚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所说的和所发生的一切情况都会像拼板游戏中的一块块图板那样各得其所。
B.光怪陆离的人群,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C.小思在做事不认真,总是虚与委蛇,班主任因此多次找他谈话。
D.“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所以散步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门。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武当山景区陆续投资千万元对太子坡、紫霄、琼台、金顶和古神道沿路等处28座公厕进行全面改造、维修和扩建。
B.6月5日上午,十堰市市举行“美丽十堰,我是行动者”庆祝世界环境日、助力三大攻坚战暨万人徒步公益行。
C.丹江口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的主桥由56个红色钢环累积而成,彰显全国56个民族坚定不移跟党走、携手共筑中国梦。
D.在首届 “湖北工匠”表彰大会上,十堰市绿松石雕刻大师常东方、刺绣大师沈昌慧、茶艺大师李晓梅在展区现场展示了。
6.
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建阿房,销兵器,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个暴君的影子。
②读中国古代史,知道战国时候,魏惠王、燕昭王、胡服变俗的赵武灵王,都曾段落地筑过长城,来卫国御胡。
③独独万里长城至今亮在祖国人民的心里,矗立在祖国连绵的山上,成为四千余年文明古国的标志。
④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早已印上它伟大的影子了。
⑤ 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又因地形,制险塞,从临洮至辽东将长城来了个连络的修筑,广袤万余里;工程的浩大,那不是隋朝的运河,非洲的苏伊士所能比拟的。
⑥这不是因为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的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它是几千万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
A.② ①⑤④③⑥B.④②①⑤⑥③C.②⑤④①③⑥D.④②⑤①③⑥
7.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刘姥姥逗笑》这一笑剧中,突出写了宝玉、湘云、黛玉、宝钗、王夫人等人的笑,写得有主有次,有点有面,有显有隐 ,有详有略。每人一种姿态,一人一副笑貌。
B.《陋室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口技》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正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和绝妙。
D.《智取生辰纲》七人是指晁盖、吴用、杨志、刘唐和三阮。

2.诗歌鉴赏(共1题)

8.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夜。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指出“难受”、“困难”。
B.“东风无力百花残”点明离别的季节, 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C.本诗以“难”字为文眼,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
D.尾联用了两个典故, 表达了两人见面并不难,但期待双方互通音讯的意思。
【小题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手自笔录 虽人有百手
B.几欲先走 走送之
C.主人日再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口体之俸不若人也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抄书之苦,求师之难,生活之艰等三个方面。
B.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是珍惜时间、博览群书、治学有方。
C.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告诉马生良好的天资、优越的学习环境也是学业有成的条件。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小题4】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母亲的抽屉
陈雪
①我所知的家庭结构,节俭的父亲,通常会配上一个“手很松”的母亲,反之亦然,当然也听说过夫妻俩都挥霍无度,或者夫妻都是一文钱打二十四个结,这些搭配当然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命运,与孩子们的遭遇。
②我的父亲节俭,小钱几乎不花,大钱也要精打细算。母亲则脑中全无算盘,几乎可以说对币值无感,年轻时母亲在工厂帮人煮饭,家里还兼做加工,感觉也是勤劳刻苦,后来家里做生意,都是现金买卖,大钱进出,然而我们家财物完全不经母亲之手,因为钱在她手上,只有花掉一途。母亲用钱手松,却也不买什么奢华品,她与父亲不同,她是个没有物欲的人,除了抽烟喝咖啡,喂流浪猫狗,没什么个人开销,她会无故地把钱花掉,全是因为心软。她最怕碰上推销员了,完全躲不过,跟遇到抢劫没两样,一来担心人家业绩不好,又觉得拒绝了对方会难堪,或是自己脑中没有个“不”字可用,只想赶快买了以脱离彼此都尴尬的处境。
③因为这种个性,母亲很少上街,真要上街了,父亲也只让她带必要的金额,几乎在出门前都演练过了。因为太少上街,大街上对她充满了诱惑,长大后我偶而陪她出门,她总是喜滋滋地看这看那,样样都新鲜好奇,因为只能看不能买,感觉她特别手痒。后来她迷上逛便利商店,因为妹妹给她办了加值卡,她成了闪灵刷手,零食饮料咖啡茶点,见什么都想买,有时见她走出商店,一脸徬徨,真不知她是开心还是迷惑,手上堆满的物品该如何回家交待?沿途就把那些吃喝小物送给其他摊贩朋友。
④我难得回家,除了与家人聚餐,必定会巡视什么似的打开母亲的抽屉,那是客厅茶几底下的置物空间,两扇小门一开,就是母亲所有的秘密了。所谓的秘密,不过就是一些化妆品与药品,昂贵的东西都得偷着买。早些年母亲用的是一种老牌子pola保养品,化妆品则用资生堂,她也曾是穿着入时,打扮得宜的美人。母亲的抽屉随着年岁越来越空,有时,里头还藏着妹妹帮她买回的狗食猫粮,属于她个人的用品渐少。
⑤ 巡视母亲的抽屉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在我心中,母亲是天神般的存在,她的一举一动都是我恋慕的对象,抽屉里的打火机、小剪刀、粉饼、唇膏,全都用些饼干纸盒分装,孩子办家家酒似的,有种奇特的童趣,母亲不善理财,也不善理家,她年轻时就抽烟,对三姑六婆毫无招架之力,是乡下人里最不典型的主妇。我总记得母亲化妆速度快,因为皮肤好,只上粉底,口红一抿,就很漂亮,后来的母亲对于外貌已不注意了,抽屉里的化妆品久久才更换,我会为她添购有着高雅香气的护手霜与乳液,她的抽屉对我不再神秘,而变成我企图窥探母亲内在的容器。母亲都在想些什么呢?她曾经的美貌凋萎蜕变成一慈祥老妇,像那些高山民族满脸皱纹亲切却神秘的巫。我担心她不快乐,我想在她抽屉里放点什么使她开心的小东西,但她说,她什么也不需要。
⑥高中时,我曾与母亲回南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她总会偷看我的日记,想理解正值青春期的我脑中思维,成年后,我谈着艰难的恋爱,曾有一度与家人决裂,那时,我颤抖着手想给母亲写信,我想起自己从不曾对她说过我心中曲折想法,她看我永远是个优等生,是成年就离家的鹰,她远远看我,从不让我知道她担心。我的母亲善于爱人,特别能理解人的脆弱与无奈,真正不分贵贱,没有成见地看人,她花了一生的时间爱我,而我总是离开她,我在离她最远的地方看见她爱人的力量,终于把中年的我感化成一个越来越柔软的女人,我开始学她化妆,学她爱人,学她那样宽厚地看待生命,我桀傲不驯的脸将来也会变成她那样皱纹满面的模样吗?母亲的抽屉空空如也,只有几件小物,单纯地象征她微小的存在。她安于这样渺小,她眯起眼睛微笑,风霜皱纹如画,仿佛是说,你们快乐,我就满足了。
【小题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第③段中加点的“喜滋滋”有何表达作用?
【小题3】赏析第⑤中划线句子。
【小题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父亲节俭与母亲花钱手松进行对比,突出赞美了父亲勤劳持家的品质。
B.母亲抽屉里的秘密全部是些昂贵的化妆品与药品,说明了母亲时尚而热爱生活。
C.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下,“我”学“她”化妆,学“她”爱人,学“她”那样宽厚地看待生命。
D.母亲不善理财,却很会理家,井井有条的抽屉就是证明。
【小题5】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小题6】第⑥段最后一句话“她安于这样渺小,她眯起眼睛微笑,风霜皱纹如画,仿佛是说,你们快乐,我就满足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11.
把字写端正
①写字,尤其是书写我国的汉字,有重要的意义。从传达和交流思想的角度来说,字是不闻声响的语言,时刻离开不得。从由字及人的角度来说,在未见其人的情况下,他的字又是显示他风采的“亮相”。把字写得端正大方,能辨可读,是一件不能小看的事情。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那么简单。
②有些青年朋友写字潦草出格宛如“天书”,叫人横看竖看,东猜西猜,都吃不准。有些则写得拉杂一团,宛如泼翻豆箩,乱散一地,例如:一个“甥”字,被劈成“生”“男”两字。有些则象一排排打了结的链子,字与字解不开,读不断。有些则是任意创造,不合规范,“丢头”、“缺腿”、“少心肝”,比比皆是。读这类文字的书信或稿件,轻则让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重则引起误会,延误大事。
③这些青年人往往认为自己的字总是“写不好”了,也不想练了。
④细细想来,笔下的字写得马虎潦草,恐怕还是他的态度不端正。诊治这毛病的药剂,当是叫他要静下心来,把写字当桩事来做,全神贯注地一笔一笔、一字一字地写下去,积以时日,培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就不难把字写端正。
⑤当然,态度端正,也还得方法得当。千百年来,书家如林,字帖似海,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高手,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精湛书法,借鉴他们的字帖,从中摸索和琢磨技法,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中国的方块汉字,前人总结出不少经验,如从汉字的结构字形上讲,“东”的长,“工”的短;“魏”的大,“口”的小;“夕”的斜,“中”的正;“千”的疏,“龚”的密……懂得些一般的布局间架,把不同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安置得恰到好处,就会写得端庄美观。 至于通篇的文字,形体宜大小一致,横成行,竖成列,清晰整齐。
⑥要有一手好字,还得勤写苦练。古人曾说过“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古代不少青年人就是这样努力,终成赫赫大家的。如今,用圆珠笔、钢笔写字,同样也得下类似的苦功,持之以恒,会有成效的。
⑦要而言之,态度端正,方法得当,勤写苦练,那末,在他的腕底笔梢下,一定会出现一手端正的好字。 
(有刪改)
【小题1】联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文章第⑥段画横线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小题3】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②段中宛如“天书”,宛如泼翻豆箩等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青年朋友写字潦草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B.本文整散结合,多用短语和四字词语,错落有致,使得语言极富节奏感。
C.本文语言生活化、口语化,如“丢头”“缺腿”“少心肝” 等既形象,又使人倍感亲切。
D.初唐书法家虞世南从小勤学书法,晚上常躺在被窝里用手指在被面上书写,日子久了,竟把被面划破了。这个例子可放在第 ⑤段里面。
【小题4】文章④⑤⑥三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