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从17世纪末起便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随后在西非沿海建立了几个殖民据点。19世纪中期,英国与非洲国家和部落签订了不平等通商条约加紧对非洲的侵略。
19世纪末,欧洲对非洲的争夺和瓜分走向高潮。英国也加紧了对非洲侵略和扩张的步伐,力图建立“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殖民帝国。从1890年到1900年,英国对非洲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到20世纪初英国在非洲夺占了20个殖民地和附属国,占非洲土地面积的29%。
50年来对非洲援建了近9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并免除了31个非洲国家共计105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投资,而非洲石油、木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源源不断进口到中国。中国还为数万名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提供奖学金,并派出一万余名医疗人员赴47个非洲国家援助。除此之外3000多名中国维和官兵参与维和行动,大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工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现代中非关系与近代英非关系的差异。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非合作的意义。
材料一 英国从17世纪末起便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随后在西非沿海建立了几个殖民据点。19世纪中期,英国与非洲国家和部落签订了不平等通商条约加紧对非洲的侵略。
19世纪末,欧洲对非洲的争夺和瓜分走向高潮。英国也加紧了对非洲侵略和扩张的步伐,力图建立“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殖民帝国。从1890年到1900年,英国对非洲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到20世纪初英国在非洲夺占了20个殖民地和附属国,占非洲土地面积的29%。
——摘编自何芳川总主编《非洲通史》
材料二 1955年亚非会议上,新中国与非洲国家有了直接交流。此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非洲国家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台湾、人权等问题上都支持中国。50年来对非洲援建了近9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并免除了31个非洲国家共计105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投资,而非洲石油、木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源源不断进口到中国。中国还为数万名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提供奖学金,并派出一万余名医疗人员赴47个非洲国家援助。除此之外3000多名中国维和官兵参与维和行动,大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工作。
——摘编自艾周昌、沐涛主编《中非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17~20世纪初英国在非洲的扩张历程。(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现代中非关系与近代英非关系的差异。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非合作的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36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营利所得起征点为2000元,报酬所得起征点为月入30元。条例颁布后,引起各地商会的讨论。
1937年1月,上海律师公会成立所得税暂行条例研究委员会,一面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减免,一面表示,“本公会拥护良税,素不后人”。
1937年1月1日,营利事业及存款利息所得税全面开征。
1943年1月,政府又公布《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法》将所得税扩展到财产税类别。
1943年2月,国民政府提高了起征点,但同时也提高了税率,强化了罚则。根据财政部统计,国库收入中所得税由1937年占比4.15%上升到1940年占比16.34%。所得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所得税改革的作用。
1936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营利所得起征点为2000元,报酬所得起征点为月入30元。条例颁布后,引起各地商会的讨论。
1937年1月,上海律师公会成立所得税暂行条例研究委员会,一面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减免,一面表示,“本公会拥护良税,素不后人”。
1937年1月1日,营利事业及存款利息所得税全面开征。
1943年1月,政府又公布《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法》将所得税扩展到财产税类别。
1943年2月,国民政府提高了起征点,但同时也提高了税率,强化了罚则。根据财政部统计,国库收入中所得税由1937年占比4.15%上升到1940年占比16.34%。所得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编自《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民政府所得税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所得税改革的作用。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5年起,关东军以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1939年关东军决定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占领哈拉哈地区作为入侵苏联的跳板,进而实现“北进计划”。5月,日本挑起了冲突。苏联派朱可夫元帅指挥苏蒙军队,朱可夫指挥各军兵种之间密切配合,动用集结的大规模步兵和炮兵正面作战,同时动用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包围了日军侧翼,并最终在一场歼灭战中击溃日军。战争中,苏军首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实施了空降作战,采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战术,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等。诺门罕战役双方参战兵力达10多万人,日本参战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自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对俄(苏)的心理优势荡然无存,他们认为在对美英开战未取得胜利时不应与苏联交手。9月9日,日本提出停战要求,15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诺门罕战役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
材料 1935年起,关东军以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1939年关东军决定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占领哈拉哈地区作为入侵苏联的跳板,进而实现“北进计划”。5月,日本挑起了冲突。苏联派朱可夫元帅指挥苏蒙军队,朱可夫指挥各军兵种之间密切配合,动用集结的大规模步兵和炮兵正面作战,同时动用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包围了日军侧翼,并最终在一场歼灭战中击溃日军。战争中,苏军首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实施了空降作战,采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战术,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等。诺门罕战役双方参战兵力达10多万人,日本参战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自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对俄(苏)的心理优势荡然无存,他们认为在对美英开战未取得胜利时不应与苏联交手。9月9日,日本提出停战要求,15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据杨大卫《诺门罕战争:日本第一次惨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诺门罕战役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诺门罕战役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鸿生是近代中国具有强烈的同业合并意识并成功付诸实践的企业家。他在1927年到欧美各国游历时深感其同业联合之发达,便力图仿效,组建行业托拉斯。1930年,在面对国际火柴托拉斯瑞典火柴公司摧毁性竞争之下,刘鸿生成功促成江浙实力最强的鸿生、中华、荧昌三家火柴公司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合并后,刘鸿生长期担任公司总经理,而同时采用董事会制度使原中华、荧昌两公司得以把握公司大政方针,解决了公司合并中的权力分配问题。他在效仿美国“科学化管理”,采用分科制度的同时,又逐步实现了事权统一,建立了所谓的“分科集权制”,解决了管理难题。到1930年,该公司火柴产额占全国火柴产额的26.13%。1930年11月,瑞典火柴公司也被迫与其达成共同协定售价和销额的妥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刘鸿生的“同业合并”实践。
材料 刘鸿生是近代中国具有强烈的同业合并意识并成功付诸实践的企业家。他在1927年到欧美各国游历时深感其同业联合之发达,便力图仿效,组建行业托拉斯。1930年,在面对国际火柴托拉斯瑞典火柴公司摧毁性竞争之下,刘鸿生成功促成江浙实力最强的鸿生、中华、荧昌三家火柴公司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合并后,刘鸿生长期担任公司总经理,而同时采用董事会制度使原中华、荧昌两公司得以把握公司大政方针,解决了公司合并中的权力分配问题。他在效仿美国“科学化管理”,采用分科制度的同时,又逐步实现了事权统一,建立了所谓的“分科集权制”,解决了管理难题。到1930年,该公司火柴产额占全国火柴产额的26.13%。1930年11月,瑞典火柴公司也被迫与其达成共同协定售价和销额的妥协。
——摘编自江满情《论刘鸿生的同业合并思想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鸿生成功实现“同业合并”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刘鸿生的“同业合并”实践。
2.单选题- (共9题)
5.
1808年,美国纽约州授予汽船投资商和发明者在本州水域30年的汽船经营特许权,引起其他州报复性的仿效,纷纷立法禁止其他州的船只进入本州。最后,美国最高法院对此作出判决,“宪法只授予国会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力”。这一判决
A.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边界 |
B.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推广 |
C.削弱了州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
D.修改了宪法确定的权力架构 |
6.
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报纸上多次出现农民在集市争相购买***像的报道。与此同时,无论民间集市还是社会机构,都开始大量印制***像。***像在此时的畅销
A.强化了农民阶级的道路认同 |
B.促进了土地改革的全面推广 |
C.实现了理论宣传的形式创新 |
D.导致了左倾路线的全面实施 |
9.
清代在交通要道芜湖设置户关对过往船只征税,税额按船的梁头大小和船只宽窄计算,税船不税货。户关的实征税额往往超过预定的“正额”,如雍正四年征银26万两,超过定额3万两;雍正九年征银38万两,超过定额6万两。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流通的频繁 |
B.苛捐杂税的沉重 |
C.高产作物的推广 |
D.交通运输的进步 |
10.
据下图可推知,这一时期我国

我国城镇不同部门就业比重变化示意图(1978—2004)
注: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包括城镇就业中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大量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为主的未纳入统计部分的从业人员三部分。

我国城镇不同部门就业比重变化示意图(1978—2004)
注: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包括城镇就业中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大量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为主的未纳入统计部分的从业人员三部分。
A.非正规部门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 |
B.传统正规部门遭遇发展瓶颈 |
C.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
D.新兴正规部门发展速度缓慢 |
11.
苏格拉底被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后,其好友劝他逃亡,而他却说:“假定我准备从这里逃走,雅典的法律就会来质问我:‘如果一个城邦已公开的法律判决没有它的威慑力,可以为私人随意取消和破坏,你以为这个城邦还能继续生存而不被推翻吗?’”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赞赏陪审法庭的公平审判 |
B.对雅典城邦的高度认同 |
C.宣扬公民个人的道德约束 |
D.否认私人权利的合法性 |
12.
1921年2月,蔡和森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社会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衣裳的无政府主义,专主经济行动的工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尔特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这一论述反映了
A.中共成立初期的思想分歧 |
B.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思想分化 |
C.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选择 |
D.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的概念混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