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5年起,关东军以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1939年关东军决定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占领哈拉哈地区作为入侵苏联的跳板,进而实现“北进计划”。5月,日本挑起了冲突。苏联派朱可夫元帅指挥苏蒙军队,朱可夫指挥各军兵种之间密切配合,动用集结的大规模步兵和炮兵正面作战,同时动用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包围了日军侧翼,并最终在一场歼灭战中击溃日军。战争中,苏军首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实施了空降作战,采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战术,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等。诺门罕战役双方参战兵力达10多万人,日本参战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自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对俄(苏)的心理优势荡然无存,他们认为在对美英开战未取得胜利时不应与苏联交手。9月9日,日本提出停战要求,15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据杨大卫《诺门罕战争:日本第一次惨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诺门罕战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诺门罕战役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