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考(第三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42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0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年9月3日,是中国第四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73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文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终胜利。这一天,对中国尤其刻骨铭心:这个历经百年屈辱沉浮、付出无数惨痛代价的古老国家,迎来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胜,成为由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证明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摘编自新华网等

结合所学知识和当今时事,就中国设置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意义谈谈你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理由充分)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茶史上历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龙风茶名冠天下。这种模压成龙形或风形的专用贡茶又称“龙团凤饼”。贡茶的发展与宫延中的嗜茶风气是分不开的。宋徽宗赵佶甚至御笔录书了一部《大观茶论》,流传后世。与宫延饮茶相适应的是当时市民的饮茶之风,宋代饮茶已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普及。在宋代。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而且饮茶的风俗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开封、临安两都茶肆、茶坊林立,客来敬茶的礼俗也已广为流传。

——摘自姜天喜《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是茶文化在英国的一个节点,当时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王室贵族都是以酒和咖啡为主要饮品。茶叶最初出现在英国也是作为药用的,茶饮之风主要是由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推动的。由于王室的带头作用,茶饮逐渐在英国的宫延中盛行开来。由于最初茶饮只是由王室和贵族消费,此时的茶叶被贴上奢华的标签,究其根本,这是由于当时从东方进口到英国的茶叶的数量有限,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航海业的发展使大量茶叶从东方运到英国,此时,茶叶才能进入普通百姓家,成为日常饮品。

——摘自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某文化传播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饮茶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茶叶在近代欧洲得以流行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辛丑条约》的签订,无疑是将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政府推向内外矛盾危机的边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是开明大臣和民间实业家暗藏于心的救国方略,清政府发谕商议从西方采购器物,确定经济改革制度。1902年,清政府派遣庆亲王之子、贝子载振等人到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对国外商务管理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回国后,载振奏请朝廷筹划并建立了中国商部街门。商部在1903年10月获得在各省开设矿政调查局的资格,出台了《矿政调查局章程》。1904年,清政府的《商会简明章程》公布于众,在遍及全国的商务贸易区和通商口库,都依据会章程建立商会。1904年,私人投资铁路的行为日益增多,在《铁路简明章程》颁布后,曾有18家民营资本出资兴办铁路,在民办铁路斥资中,共募集六千万元左右股款,是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民间资本发展的一个巅峰。

——摘编自赵丽英《清末民初经济制度改革及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请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作用。
4.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在危机解决过程申,美国竭力主张动用武力。苏联由于国內局势以及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减弱等原因,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形势下仍企望出台阿拉伯范围解决危机的方案,反对使用军事力量。最终美国以联合国多国部队名义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海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美国进一步控制了西方能源的生命线,还使美国与其他阿社伯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美国从以往的在阿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的单一角色转变为整个中东事务的主导者,而苏联则从力不从心到由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这标志着苏联同美国争夺中东历史的结束。

——摘编自史朝军《冷战时期美苏对中东的争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湾危机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海湾战争对国际形势走向的影响

3.单选题(共7题)

5.
当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社会教化主体的控制,使得乡村社会的教化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失范状态,地方社会对中央的向心力于是逐步消失殆尽。据此,当时乡村教化结构的变化
A.最终使得科举制迅速瓦解
B.表明清朝中央集权开始丧失
C.直接导致清政府走向灭亡
D.凸显了晚清政治结构的变化
6.
一枚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共和四杰”火花,上书“中华民国”“共和四杰”。并绘有孙中山、黄兴、袁世凯、黎元洪“四大巨头”的头像。“共和四杰”火花出现的背景是
A.革命党人实现了精诚团结
B.清帝退位后民众渴望团结
C.孙中山直接领导辛亥革命
D.孙中山领导进行二次革命
7.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国有不少人认为“联合国是资产阶级的清谈馆,起不了多大的实际作用”这说明
A.中国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冲击
B.联合国仍然为大国操控的工具
C.国人对多边外交的认识较深入
D.中国未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
从该表中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宋元丰年间诸路垦田情况统计表
北方诸路垦田数字(亩)
南方诸路垦田数字(亩)
开封府界
1,333,167
两浙路
36,247,756
京东路
25,828.460
江南东路
42,160,447
京西路
20,562,238
江前西路
45,046,689
河北路
26,956,008
荆湖南路
32,426,796
陕西路
44,529,838
荆湖北路
25,898,129
河东路
10,226,730
福建路
11,091,453
总计
139,436,841
总计
192,871,270
 
A.南方农业人口已超过北方
B.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C.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加强
D.南方劳动生产率超过北方
9.
重庆美钞每元的黑市价格,1943年12月854元,1944年12月为542.2元,1945年6月为1410元,8月为2400元。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倾销
B.官僚资本的操控
C.通货膨胀的刺激
D.法币政策的破产
10.
马丁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里说,基督徒是因信称义,而不是因行为而称义,他认为凭借着“信”就可以得到拯救,他不看重行为,即使一个人一生做尽了世人眼中认为是善的行为,如果他不信神,那么他依然是恶的。他发表这一言论的目的在于
A.废除所有的宗教仪式
B.使人们真正信仰上帝存在
C.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
D.为资产阶级私有观念辩护
11.
普朗克墓的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墓志铭是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数的值。普朗克的贡献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不足
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